老有所养,是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目前,我省养老服务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补齐?7月26日,会议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河北省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软硬件“双提升”,转变“重建设、轻服务”现状
近年来,我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全省新建2513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累计达到4991个;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8566张,改造护理型床位19241张,养老机构达到1777家,床位累计达到23.8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累计达10.5万张。
但在养老服务硬件大幅提升的同时,老年人实际得到的服务增加得不够明显。执法检查中发现,目前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单一,提供给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托管服务相对缺乏,医养结合仍需进一步推动。
补齐养老服务短板,需要做到软硬件“双提升”。报告建议,加大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支持,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老年人意愿和需求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照护服务。优化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培育以全日托养和日间照料为主、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与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村卫生室与农村互助幸福院统筹规划、毗邻建设。
拓宽培育渠道,破解养老护理人才短缺难题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解决“谁来养老”的问题同样重要。报告显示,目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2021年,全省近500名养老院院长接受现场观摩培训,1500名医养结合机构管理人员及医生、护士参加了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接受培养培训人员已有4万余人次。
然而在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下,我省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招工难、一线护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培育,适应不断增加的老年照护需求。”报告建议,优化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机制,鼓励职业院校面向市场、面向就业自主办学,健全以学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及社区为主体,体现专业化、市场化和应用性为导向的养老护理人才开发培养体系。加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支持养老护理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依托职业院校和具备良好带动效应的龙头养老机构及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增加一线人员的供给并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此外,通过建立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制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