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郑老汉,年近古稀,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在曹妃甸劳动力市场打零工,日子过得不算富裕,倒也安稳踏实。
天有不测风云,郑老汉突患脑梗,经抢救已无生命危险,但也留下行动迟缓的后遗症。然在家中养病期间,郑老汉心中有一事,每每想起总让其烦闷不已。
原来去年五月,郑老汉曾跟随李老板到新城某工程项目从事建筑劳务工作,工作结束后尚有11200元工钱未结清。生病前,其还能去工地找李老板要工资,这一生病,讨要工资的事儿也耽搁了。于是,郑老汉决定到法院起诉讨薪。
行动不便的郑老汉考虑到可能因后续补充材料而来回奔波,在立案前,他拨打了曹妃甸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热线电话。法院工作人员了解了郑老汉的诉请,耐心细致地告知了其需要补充、补正的立案材料,并主动告知其如果身体行动不便可以申请网上立案。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郑老汉顺利地提交了网上立案申请。
立案申请如期审核通过,承办法官了解到案件情况后,多次试图联系被告商量解决方案,无奈被告一直“避而不见”。为让郑老汉早日安心,承办法官决定对该案实行快审快判。判决书送达后,本着定纷止争、为民解忧的理念,承办法官再一次联系了被告,耐心做其思想工作,释法析理,告知其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同时向其说明郑老汉生病花费较大,治愈后又留下后遗症难再务工的情况。在承办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被告同意给郑老汉结清工资。
郑老汉领取到工资后,激动的连连向承办法官表示感谢,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