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全面了解肥乡区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近日,肥乡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区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到富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盛卓建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地,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区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肥乡区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为工作重点,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县域创新体系,全面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肥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政策支撑扎实有力。 肥乡区政府主动适应“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稳增长的有生力量,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邯郸市肥乡区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1年)》《邯郸市肥乡区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奖励资金使用计划》《关于全面梳理脱贫村科技帮扶底数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方案》《科技帮扶区级专家服务团名单》《关于科技帮扶工作实施方案》《邯郸市肥乡区科普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政府推动、政策出动,在全区营造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同时,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狠抓各项政策落实。2021年肥乡区科技支出5475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88694万元,占1.896%。
(二)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选择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总数由2016年的8家增加到38家。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认真落实区政府《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宏观指导推进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工作,由2016年的252家增加到7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三)创新平台建设成果明显。新增省级创新平台8家,总数达14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 家,新增市级创新平台2家,总数达8家。其中中船重工(邯郸)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获批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并获批建设河北省集成电路用含氟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固态酿酒技术创新中心在2021年度省级研发平台绩效评估结果为良好。
(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以科技项目为纽带,推动肥乡区企业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中船重工(邯郸)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协同开展高纯电子气体国产化关键技术开发,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北工程大学共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河北沃土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
(五)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完善。出台《邯郸市肥乡区科技帮扶专家服务团工作实施方案》,专家服务团成员由区科工局聘任,聘期内可根据工作需要增聘或调整专家服务团成员。截止目前科技帮扶专家服务团由21名专家组成,其中省级专家10人,市级专家11人。建好乡镇科技服务站,各乡镇科技服务站设站长1名,副站长1名,工作人员2人,区统一协调安排两名区级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目前肥乡区共有区级科技特派员23名,全部签订三方协议。根据协议分配到乡镇、村开展工作。对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服务对象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开展科技政策宣讲和科学技术培训。
二、存在问题
虽然区政府及科工局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与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一是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企业由于重视眼前经济效益,愿意“守摊子”不愿意“创路子”,企业和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企业创新的能力与其经济效益发展不成正比,创新仍主要局限于少数企业,创新的经济效益不显著,抑制了创新动力。
二是自主创新科研型企业不多。目前处于国家先进行列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只有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1家,企业带头人不够。全区为数众多的企业整体创新基础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够,创新型人才缺乏,阻碍了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
三是科技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支持政策方面存在落实不够、力度不够、宣传不够,在创新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社会科技创新的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落实,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有关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针对我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认真研究和探索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加快建立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健全考核机制,确保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同时科工局一班人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学习,真懂科技、真抓科技,做推进科技创新的带头人和行家里手,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引领作用,切实为科技创新扫除障碍、打通渠道、提供支持,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发挥“桥梁”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从而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肥乡创新主体输送养分,为肥乡产业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提高肥乡科技创新水平。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奖励等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要坚持高、精、尖人才引起和发挥本土人才主力军作用相结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奖励,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增强创新意识,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积极倡导创新文化,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作用,在全区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创新环境,着力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科学制定规划,定期开展培训,通过举办讲座、论坛等方式,帮助企业家拓展视野、开阔眼界、转变思维,不断培养和提高其创新素养,着力提高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要将科技助力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抢抓发展机遇,加速实用技术推广使用步伐,带动全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科技附加值。要注重总结我区科技创新方面先进经验和成果,及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确保自主创新成果成为科技产业的源头活水,促进我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