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目标在于让京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河北的患者能够享受到高水准的医疗服务,从而使河北患者“回流”,缓解京津大医院的拥堵。”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三科主任医师祝淑钗一直关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建议,加快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北京医疗卫生优势及河北空间、市场优势,不断提升河北等周边省市医疗服务水平,缓解首都就医压力,有效解决“看病难”。
据了解,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初步形成政府部门牵头,医院间通过科研协作、人才交流、人才培养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的模式,医疗合作由单一医务人员流动实现了向机构合作迈进。
不过,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也面临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
“医疗机构间的协作缺乏长效机制的约束,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协作很难产生实质性突破。”祝淑钗认为,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单靠医院之间的合作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祝淑钗建议出台《关于规范京津冀地区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和指导条例》,建立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医保即时就地结算的住院和门急诊管理体系,实现京津冀地区统一医保政策标准及报销范围,针对三地间具体的医疗合作项目及新技术新疗法的收费项目,出台一致的收费标准等。
在顶层设计上,一方面是推动北京各大综合或专科三级甲等医院与河北省相应的医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组建跨区域的医联体或专科联盟;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北京集聚着多数医学高等院校,组建跨区域的线下线上教学指导、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和创新科研项目合作等。
此外,还要把协同发展重点放在强专科、重管理、扩规模上,共享教育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河北医院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于廊坊、保定、唐山、张家口和秦皇岛等赴北京就诊病人较多的地区,发展目标即是与京津合作打造医疗产业承载地。
“让我们的病人不用跑到北京天津,就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觉得医疗协同发展的目的就算达到了。”祝淑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