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曹妃甸法院快速化解了两起涉及千万元混凝土货款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这两起案件从立案到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再到组织双方协商达成调解并解除财产保全措施,整个诉讼过程用时不足一个月,高效的司法程序既帮助原告解决了欠款难题,也有效降低了被告可能因高额财产长时间被冻结面临的运营风险,有效促进了双方企业的健康发展。
A公司和B公司是两家混凝土生产企业,分别自2018年起向C公司施工的位于曹妃甸的某工程供应混凝土,C公司是D公司的分公司,C公司和D公司在支付了部分混凝土货款后,尚欠A公司混凝土货款2300余万元,欠B公司混凝土货款2100余万元。为解决资金周转难题,A公司和B公司几乎同时将C公司和D公司起诉至曹妃甸法院,并均申请了财产保全。
在这两起案件中,网上预约立案、网上交纳诉讼费及打印预收票据,为原告立案带来了便捷,缩短了立案环节的时间;在财产保全中,与唐山中院执行局紧密对接,通过唐山中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告的银行账户,在短时间内即精准冻结了被告多个银行账户内的存款合计两千余万元;保全财产后,又利用电子送达平台及时完成了相关材料的送达工作。现代信息技术在诉讼程序中的广泛应用,使当事人诉讼变得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极大的节省了办案时间,提高了法院的办案效率。
在这两起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办案法官始终秉持高度负责的办案态度和司法的服务及保障意识,第一时间审查保全申请材料,制作民事裁定书,与唐山中院执行局对接开展财产保全工作;在保全财产后,办案法官又充分考虑双方企业的现实情况,为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推动双方企业健康发展,积极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并拟定还款方案,最终促成双方在法院达成了调解;在双方签收调解书后,又立即按照原告的申请解除了对被告银行账户的冻结,并为原告办理了退还诉讼费手续。整个诉讼过程中,办案法官推动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有序开展,加快了案件的办理进程,促使两起案件得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化解。
近年来,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诉讼程序中,同时,人民法院也在不断提高司法为民的服务意识,通过加快办案速度,保证办案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司法服务。这两起千万元货款纠纷的快速化解,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效降低了双方企业的运营风险,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