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百年一部大典
从人民的内心捧出不朽的歌唱
请从游船上和油灯里抽取新的火种
来照耀这疮痍满目的河山!
这一年,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农村包围城市,四野广袤
星星的火焰,在地下,在地上,不眠不休地穿梭
这片土地沉默了太久,太久!
像那只东方巨大的睡狮
迷失了前行的路
于是,那些锤镰开始击打
叮当叮当……
亮闪闪的镰刀,收割着暗夜下达出黎明前的通知
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夸父和打铁者 呵
穿越荆棘和枪林的长征
真理和信仰在人民的心中集结
涅槃,淬炼,成钢
……
二
还有什么可以不朽?还有什么不能忘却?
黎明,我总会被一段历史疼醒
我总会被家乡救治伤员的担架撞倒
为老乡们的一碗小米饭,半袋红枣
而泪流满面!
站在太行山上,历史汹涌而至
抗日!抗日!那个大胡子的老总叼着烟斗,目光深邃,120师忠魂如石
打鬼子啊!我仿佛听到灵寿革命老区人民用嗓子吼成的史诗
从未忘记,我轻轻拂去历史的蒙尘
往事历久弥新
在我们的太行山上,炮声轰轰!
我记得,为了家乡那场永不磨灭的战争
那年,六月,烈日
我们沿着即将峻工的陈列馆
浴火追寻120师的足迹
和那个大胡子老总的身影
可以想象下:
82年前,贺龙元帅的烟斗里
仍燃烧着硝烟
不远处,鲁柏山上微光晴明
跌骨崖上的太行,张开一个巨大的口袋
冲锋号,击穿丰收的长夜
在刘家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司令部)
临时搭建的戏台上
120师的战斗剧社正上演歌剧《农村曲》
共计歼敌1380余名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次“模范的歼灭战”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
又一次由人民书写的丰碑
当年,一篇战地通讯中这样描述:
“血染红了整个山头……在暗淡的月光下,遍山满铺了弹壳和弹头,后来我们发动老百姓来拾,单在这个山岭上就拾回20多筐……”
三
我还记得,十几年前,为了追寻“战国第八雄”的影子
登上了二千余年的赵王台
记载:七七事变后,这里狰狞为日军炮楼的形状,
文字的碎片与人民流离失所
听村里人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村之间,封锁沟极深,我想象,那历史烽火台上应该也是灰烬如雪
这故国,胡服骑射,悲慷之歌声声不绝
四
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
刘家沟的土屋木凳上
八十九岁高龄的吕志梅老人
素衣华发,精神充满钙质
当她讲起几个秋萝卜的故事
我窥到了民心铸就的江山
就来源于琐碎的柴米事儿,却固若金汤
“抗日那会儿啊,我们女人烧水,成立了妇救会,给军队做鞋、做衣裳(棉衣),没日没夜地做,男人抬担架,支援部队打鬼子”
您是党员吗?吕奶奶
“老党员,老民兵,妇救会!三个儿子当兵全牺牲了,只有一个女儿在县城,公家待俺挺好,老党员,都给钱!”
往事如烟
她,仍在太行深处,甘愿守着屋后
五亩地青青的禾苗
而面朝黄土
她,就是太行山的母亲吧?
是昼夜烧水、做鞋、送三个儿子上战场的那个
离我零距离的抗日老人
对鬼子,斩钉截铁
对党,胸怀热焰
这盛世,已如您所愿!
您——现在还好吗?
五
今天,横山湖畔
十里稻花香,两岸耕织忙
沿红色线路继续西上
践行“两山”理论的——车谷砣沟域
抗日时期最安全的堡垒村
曾有着忧伤和空心的过往:
“年轻人像风筝一样逃离了
老人们守着炊烟日益稀少的村庄
趔趄着走进黄昏”
太行的新愚公,像列子的寓言诗一样
带领乡亲们
在十八弯的脚印里探索道路
他将锁链悬在腰间,一遍遍举起钢钎
叩石垦壤,夯基,垒土, 筑厦
凿读通向春天的车辙
天堑变通途
如今,他们正反复擦亮“振兴”底色,做大“红古绿”文章
……
19年5月,当35万老区人民宣布拔掉千年的穷根子
太行山已告别贫瘠!这减贫治理的缩影
将绿水青山升华为紧紧相连的人文富矿
葳蕤中拓展为金山银山的课堂
“太行山全域旅游发展联盟”
绘制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乡村,又回归为众多人梦想中的“诗和远方”
决胜全面小康,这动员令又成新起点
我的耳畔,仿佛又响起那支雄歌: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