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更好地保护长城,河北省人民检察院自2020年6月率先在全省组织开展了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2021年5月10日至13日,《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实施前夕,由河北省人民检察院牵头组织,人民网、检察日报、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公民与法治杂志等多家中央及省内重点新闻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先后赴唐山市迁西县榆木岭长城遗址、迁安市大理石长城遗址、秦皇岛山海关区、承德滦平县,实地踏勘采访检察机关“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成效。
“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新闻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唐山举行
据了解,在全省公益诉讼检察干警的积极努力和文广旅游、住建、财政等多部门的有效协同及众多长城保护员的全力支持下,河北省长城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15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1件,磋商结案30件,督促修复受损长城18处,协助划定保护范围20处,督促规划修缮方案14个、完善标识牌219处。
那么,河北检察机关是如何开展长城保护的?长城保护的现状如何?各地市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让我们跟随当地检察官一起进行实地踏勘。
唐山:密织“点线面”结合“保护网”
唐山市长城资源丰富,东西横贯迁安市、迁西县、遵化市北部山区,总长228.4公里,共有敌台634座,烽火台123座,是我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城墙、敌台、烽火台外,还遗存有几十处关城、营城、堡城、谎城遗址以及一些石刻、寺庙等与长城有关的建筑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们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早在2019年,唐山市检察院、迁西县检察院就着手调研长城现状,并作为公益诉讼监督的‘等’外领域进行探索。迁西县检察院办理的‘长城文化遗址保护’系列案件被评为河北省2019年度‘十大法治事件’。”唐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常俊辉向采访团记者介绍说。
5月11日上午,我们跟检察官一起登上迁西县榆木岭长城遗址进行实地踏勘,看看他们是如何办理榆木岭登山阶梯步道破坏长城公益诉讼案的。
长城保护员介绍长城遗址保护情况
榆木岭关位于迁西县城东北部五十公里,东接迁安,北抵宽城,关城所处位置高山对拱,地势险要,万里长城从关前蜿蜒而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榆木岭登山阶梯步道破坏长城公益诉讼案是疫情期间办理的最高检交办案件。” 迁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蔡玉玫指着不远处的登山步道介绍说。2019年12月20日,该院收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交办的关于迁西县榆木岭长城存在登山阶梯破坏城墙等毁损明长城问题的交办函,该院通过现场勘查,固定了证据后,发现在长城建控保护范围内修建了登山步道,危及长城安全,遂向当地镇政府、县文旅局发送了诉前检察建议并跟进监督。通过多次与镇政府、县文旅局、施工单位、榆木岭村委会等进行磋商,最终形成了依法拆除、恢复原状的会议纪要,相关部门按照要求整改到位,通过了县文旅局的验收。通过此案的办理,检察长狄泽军感受颇多,“一是落实持续跟进监督理念。公益诉讼虽然是督促之诉,但也要聚焦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机械执法,一诉了之,保护长城安全是最终目的。二是落实双赢多赢共赢理念。释法说理,正确处理好当地村民利用长城资源发展经济与长城保护的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普及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提升全民爱护、保护长城的意识。”
全省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开展以来,迁西县人民检察院逐步摸索出“以点带线,以线构面”的工作思路,即通过长城某“点”存在的破损、植被破坏墙体等问题,到长城沿“线”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内存在乱采乱挖、私搭乱建等问题,最后通过与长城交界的青龙、宽城、兴隆友邻县构建保护“面”的方式,逐步密织“点线面”相结合的长城公益“保护网”,成为全省检察机关开展长城保护工作最早、成效显著的“先行者”。截至目前,该院共收集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1件,立案1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8件,回复整改15件。
秦皇岛:凝聚守护长城的工作合力
蜿蜒的万里长城,在秦皇岛境内自山海关的老龙头北行,沿市区北面绕过,又经抚宁区、青龙县、卢龙县,最后在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小马坪乡杏树岭西出境,总长约244.2公里。
工作人员介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情况
长城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开展以来,秦皇岛市检察机关立足本地长城保护与利用现状,突出地域特点、长城现状和工作重点开展专项活动,以公益诉讼推动相关部门依法全面履行长城保护主体责任,为古老长城焕发生机贡献检察力量。“我们主动加强与市文物局的沟通联系,会签了《关于协作推进检察公益诉讼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就信息共享、办案联动、起诉应诉、宣传培训、沟通联络等方面建立机制,还通过聘用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整合公益保护资源。”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雅辉带我们来到了山海关城墙脚下,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山海关区检察院帮助山海关文旅局协调相关单位建立文物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共同凝聚守护长城的工作合力的详细过程。
2020年5月11日7时左右,张某驾驶水泥罐车由山海关区西大街自东向西驶出西门时,水泥罐罐体与门洞发生剐蹭,造成门洞拱券开裂,墙体城砖脱落,局部受损严重,古城文物资源受到侵害。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在通过网络了解长城被损坏的情况后,立即调取了文物受损情况照片、当事人笔录、《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证据,针对古城文物受损情况向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发出检察建议书。此后,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分别针对各部门的职责,向有关单位发送了5份涉及长城保护的检察建议书,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联系配合机制,以此案为鉴,制定相关具体的保护措施,不断增强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
山海关区位置特殊,老龙头是长城的起点,在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开展的“长城保护”专项监督活动中,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保护长城”为检察监督的终极目标,积极稳妥进行公益诉讼探索,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坚持优势互补、同向发力,以公益诉讼助力国家长城文化公园试点申报,助推探索“文化遗产+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与行政机关协同推进历史文化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为古老长城焕发崭新生机贡献检察力量。截至2020年11月30日,秦皇岛市检察机关共发现涉长城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1件、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份,行政机关已经回复并整改到位1件。目前,此项活动正在全市检察机关有序推进中。
承德:建立长城保护公益诉讼长效机制
这里,有如巨龙般蜿蜒盘踞于群山密林中,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的金山岭长城。这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燕山深处的“水下长城”。这里,燕秦长城、汉长城、金长城、明长城的一砖一瓦都保存着原始浓厚的古朴气息,在岁月的长河中守护着这一方土地的人。这里,还有这么一群“检察蓝”,他们通过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使长城遗址保护状况得到改善,推动长城保护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通过跨区域协作,督促相关部门全面履行长城保护主体责任,增强全社会长城及文物保护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1年5月13日,采访团一行来到滦平县境内。
“去年,我们在巡查中发现有游客从北京方向购买门票进入长城景区,一直到达河北滦平境内未开发段长城,沿途没有设置‘未开发长城禁止游览、注意安全’等警示牌,给游客人身安全带来隐患。随后,我们依法进行立案调查,就长城保护工作与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进行磋商,督促其积极履行长城保护监管职责。”据滦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肖玉芳介绍,该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随后将长城分区划段,由长城保护员进行日常巡查,对背包族、驴友族攀爬未开发段落长城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同时设置警示牌,完善监控设施,做到监控“24小时全覆盖”“无死角保护”。
保存较好的大理石长城
鉴于滦平县境内明代长城为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区的区域分界线,由双方共同保护管理的现状,在滦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该县与北京市密云区政府协商,拟定了《密云区、滦平县长城保护协议》和《长城联合执法协议》,双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就联合执法、合作发展等项进行集体磋商,形成决议,统一部署落实,促进长城的保护管理和两地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6月1日实施的《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对此有明文规定:省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与毗邻的长城沿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共同建立长城保护协调机制,协商长城保护重大事项,开展联合执法巡查。”肖玉芳认为,相信在条例的积极推动下,随着长城保护协调机制的逐步完善,通过两地联合执法巡查,毗邻辖区的长城保护难题一定能够解决。
公益诉讼办案是长城保护专项行动的主要抓手,承德市检察机关从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国家与民族历史的高度,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利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深入调查核实,同行政机关展开磋商,推动行政机关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跨省级区域联席会议制度,增强了地方政府长城保护意识、督促成立长城保护协调领导机构、建立长城保护区域协作机制、全面落实长城保护各项法律法规和工作举措,将长城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引向深入。截至目前,承德市检察机关共发现长城保护案件线索29件、已立案17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件、磋商6件、行政机关回复整改7件,长城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工作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