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重新焕发活力,展现多样魅力,发展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不仅为乡村积累物质财富,实现脱贫摘帽,其发展所创造的新机遇,会吸引社会资源流入乡村,为乡村发展注入活水,重构乡村发展模式。纪清巨和侯二河两位全国人大代表深刻认识农业品牌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
开展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从村民的身边事做起,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关心的问题。乡村生活有不同于城市生活的趣味,发扬乡村文化特色,也要治理脏乱差现象,要与各地不同阶段村民的要求合拍,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王连增代表为农村环境整治出谋划策,张青彬代表则将目光投向了农村清洁取暖推进过程中困难群体的需求。
纪清巨: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农业要实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做强农业品牌,是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以河北省为例,全省有效农产品商标总数达到6.12万个,约占全省注册商标总量的22.4%。涉农中国驰名商标65个,省著名商标781个,绿色食品836个,有机农产品146个,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84个。培育了“武安小米”“迁西板栗”“平泉香菇”“鸡泽辣椒”等一批价值大、市场广、特色明显的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五得利、今麦郎、六个核桃、君乐宝等一批品质优、影响大、带动力强的企业品牌,有力地带动了河北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品牌建设,只靠农产品生产者很难实现。各级政府要把农业品牌建设放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谋划,成立相关组织,统筹负责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根据农业品牌建设现状、主要优势和存在问题,制定工作方案,确保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府的信誉优势和在品牌建设中的指引作用,通过举办外宣活动、参加农博会、利用各种媒体等方式,加大优势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要确立品牌是无形资产,是重要生产要素的理念。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负责人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树立争创品牌、名牌的先进理念。对农业企业及个人创建品牌、名牌成绩突出者,在税收、信贷、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倾斜,利用连锁带动效应,壮大地域品牌群。
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以过硬的质量、响亮的品牌拓展占领市场。一是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流程和监测标准,实现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栽培规范化,注重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和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形成品牌优势。二是要加大基地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农业品牌科技含量,实现节水节肥、生态养殖、清洁生产、循环发展于一体的科技农业。三是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基础。
侯二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大农村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对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和短板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村两委班子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石,要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发挥村党支部定民心、聚民意、引方向的作用。利用换届选举,把能力强、思路清、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岗位上来,让村干部真正成为村集体经济的参谋者、实践者和参与者,协调解决村集体经济在运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资源整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实施、群众务工就业、政策落实等方面;通过党员会议、支部会议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出主意、提建议,激发和调动基层党员积极性和创业热情;以党建促脱贫为抓手,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积极支持和服务集体经济发展。
从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者等群体中选拔人才进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缓解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紧缺、经营管理人才不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要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利益链接机制,探索制定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管理办法和利益分配机制,要坚守农村集体产权性质不变、农民集体所有不动摇、农民权利不受损“三条底线”,把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入、产业增效益有机统一,实现集体增收和脱贫攻坚双赢。
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对全村经济进行发展规划,使优势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开发,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通过走访群众、召开会议、干部访谈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力求产业项目切合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实行镇村项目包抓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按项目建设要求,及时申报备案、立项报告、开工建设,确保实施项目责任到位、程序到位、建设到位。
王连增: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
农村畜禽散养、杂物随意堆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流,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会影响村民身体健康。部分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村环境脏乱差视而不见,甚至习以为常,认为环境脏乱不是什么大问题,开展环境整治是费力不讨好的活,是面子工程,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宣传栏、村广播、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在农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了解开展环境整治的必要性,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让环境卫生与个人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观念深入人心,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爱护环境意识,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参与,让农村环境整治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全体村民广泛参与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除宅前屋后的垃圾遗留点,明确专人负责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合理配置垃圾存放硬件设施,对生活、生产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处理,建立完善垃圾回收运转处理体系。农村街道硬化的同时要搞好雨水污水排放系统建设,改变污水满街流现状。
三是突出抓好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农村厕所改造配套设施,解决化粪池、水电配套等问题。因地制宜推进厕所改造,解决好粪污的处理和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排污管网、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建立抽粪服务、粪污处理利用体系,让厕所改得了、用得好。
张青彬:解决农村清洁取暖中困难群体需求
当前,在我国农村全面推行的“气代煤”“电代煤”工程,简称“双代”工程,对于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提升空气质量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在深入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一是农村留守老人等困难群众应用难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甚至多数为“文盲”,且大多为留守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他们大多数不会使用,或不能熟练使用天然气或电等设备取暖和做饭。同时,农村还有一定数量智力、肢体、精神残疾等弱势群体。有些地方在“双代”改造区,“一刀切”全面禁煤,没有考虑到弱势群体实际应用问题,对这类人群强行推行“双代”,民生保障和安全隐患问题将相当突出。
二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经济承受能力问题。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农民增收缓慢等现实因素影响,在农村还有一定数量处于脱贫线之上徘徊的低收入群体。从调研情况来看,这些低收入人群使用蜂窝煤取暖时,都不舍得将风门(进气口)放大。改为使用天然气或电力取暖后,虽然有一定补助,但是仍然比之前费用要高许多,经济负担成为了这类人群最大问题。
建议按照“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纠正个别地区强制推行“一刀切”禁煤措施,鼓励各地探索有效形式,对不能使用天燃气和电力的特殊群体,保留无害型煤的供应和使用,并在农村“两委”干部中,明确专人分包负责,协助确保用煤落实。对经济收入较低、承担能力有限的困难群众,在现行补贴的基础上,辖区乡(镇)政府应列出专项资金,对这类人群再加大补助力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用不起”问题,真正将清洁取暖民生实事办成改善民生的暖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