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 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立法动态 监督纵横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社会 财经 教育   健康
河北要闻 市县人大 论坛新声 代表履职 代表风采 法治时空 公民权利 反腐倡廉   文化 环保 公益   公民与法治
燕赵人民代表网>>市县人大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强力推进基层人大法治工作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作者:贾英伟  2021-3-29 9:05:39

  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基础在基层。要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党的领导,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带动群众知法、尊法、守法。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基层人大作为法律实施监督机关,在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助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从事基层人大工作的人员,应该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扎实开展基层人大工作。

  一要主动深入学法。“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是其中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专门的法治队伍主要包括在人大和政府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员,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这几支队伍建设好”。县级人大虽然没有立法权,但是人大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法律。另外,从事县级人大工作的人员中,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居多。“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所以,无论是从工作需要来讲,还是从领导干部身份来讲,我们都必须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另一方面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人大工作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工作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地落实。

  二要积极参与立法。“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大立法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法律、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就抓紧立什么法律、修什么法律。对于急用急需的立法,不能是“多少年磨一剑”“千呼万唤始出来”,也不能只求快而不求质,一定是在保证质量和务实管用的前提下,加快立法进程。“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让立法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必然要求打开立法大门,集思广益。唯有密切联系群众、通达基层一线,才能确保立法工作最大限度汇集民智、凝聚共识,进而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对于基层人大来讲,发挥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作用,是拓宽人大代表参与立法、人民群众参与立法重要途径。应该在工作中,借助代表家站等平台,让人大代表时刻关注有关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的“小切口”立法,主动开展立法调研,深入了解群众立法需求,通过立法修法建议等形式,积极向上级传递基层立法声音,让上级立法更符合基层实际、更符合基层群众的需要。

  三要深入推进普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目标。我想,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原则。对基层人大而言,首先,应当深入开展普法调研工作,适时作出有关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助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其次,要持续推进普法阵地建设,加强法律特别是宪法的宣传普及。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乐亭人大自去年开始就谋划推进法治公园等普法阵地建设,尤其要通过设置宪法标志性雕塑,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理念,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再次,要监督司法行政机关以“法律九进”为抓手,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进景区活动,分层次抓好各个群体对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提升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四要刚性监督执法。“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法律实施至关重要。县级人大常委会在工作中,首先,要着力加强执法检查。开展执法检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法律巡视”,是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的一把“利剑”。县级人大常委会应该把加强执法检查摆在人大监督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实施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通过“不留情面”的刚性监督,提升人大监督实效,促进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其次,要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发现并纠正规范性文件中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不适当情形,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制统一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规范性文件虽然不是立法法所规定的法的形式,但它是国家机关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重要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如果这些文件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存在不适当情形,就会扰乱社会秩序,扰乱行为准则,破坏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体系。县级人大常委会承担着保证宪法、法律和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正确遵守和执行的重要职责。因此,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是县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迫切需要。2020年,乐亭县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乐亭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今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审议了法工委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今后将继续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及各乡镇人大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监督相关部门依法行政。再次,要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监督司法机关工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近年来,乐亭县人大常委会相继制定出台了《乐亭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乐亭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乐亭县人民政府向乐亭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办法(试行)》《乐亭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乐亭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乐亭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监督司法工作的决定》等多个文件,并把审议县政府有关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纳入每年县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这些制度举措的出台实施,对加强基层法治政府建设,规范基层司法机关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者单位:乐亭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责编:檀旭涛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查验系统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