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吴新光)“如今,车站、地铁、机场、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医药箱已经广泛普及,但医药箱里多为绷带、创可贴等治疗外伤的药具,缺乏针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药物。”3月9日,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副市长崔海霞建议,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的备用药箱里,在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执勤室里,应常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速效急救药物。同时,对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广泛开展基本的抢救培训,以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崔海霞代表。本人供图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显示,中国有心血管病患者3.3亿,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致死人数在400万左右,占总死亡人数的4成多,为第一致死因素,其中,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位居全球之首。崔海霞代表介绍说:“一旦发生猝死,抢救黄金时间仅为5分钟。如果有得当的入院前的抢救措施,比如及时服用急救药物、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等,将极大提高心血管病患者存活率和后期的恢复效果。”
崔海霞代表建议,将速效急救药物使用知识列入中学以上教育内容,在中学以上学校开展速效急救药物介绍和使用方式的科普教育,并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共识;倡导重点人群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和曾患有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人员,由医院、家人、家庭医生等督促其随身携带速效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