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斗目标,在刚刚闭幕的邯郸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中心,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新魅力。
围绕推进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挖掘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十四五”期间,邯郸市将创建赵王城、邺城、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快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和园区,构建“三带六集群”发展新格局;厚植生态新优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推动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挖掘深厚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邯郸市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规范实施。目前,邺城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公园立项名单,赵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各项展示工程加快推进。大运河、长城(邯郸段)国家文化公园进展顺利,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重点文保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及工程实施有序推进,邯山区等14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冀鲁豫片区,峰峰矿区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市文广旅局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邯郸市将完善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挖掘梳理邯郸优秀文化资源,加快建设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邯郸段),促进赵王城、邺城、大名府故城等合理利用,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大邯郸重大文物、文化典籍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建设优秀文化资源数据库,谋划建设国家级城市考古和保护基地。加强响堂山等石窟寺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利用,实施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大力推动戏曲繁荣发展,做好武安平调落子、永年西调等地方剧种的保护传承发展。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创办各类专题博物馆,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形成类型齐全、多元多样的博物馆体系。深入挖掘文物资源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着力推动文博创意产品开发,让文物更好“活”起来。加强工业遗迹保护性再利用,发展工业遗产游,变“城市锈带”为“生活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