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北省非煤矿山综合治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哈明虎说:“条例颁布、实施对于压实环境责任、加强整治、偿还生态环保欠账、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指示,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针对非煤矿山专门立法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对非煤矿山进行立法?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周英解释道:“煤炭资源管理,有大法,也有国务院规章,比较详细。非煤矿山没有上位法来规范,行业方面的法规比较散,没有直接对应的上位法,所以有必要根据我省实际需要,该加强的加强,该管好的管好,针对性再强一点,满足各方面的管理需要。”
就非煤矿山综合治理进行立法,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就是要在全社会中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河北的现实来看,河北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大省、矿业大省,长期以来过分依托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在开发建设进程中,生态问题、土地破坏问题、粗放增长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近年来,虽然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立法,先后出台了《河北省绿化条例》《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张家口承德地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决定》《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河北省河湖保护和治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是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还存有短板和弱项。
“当前河北省非煤矿山治理工作,缺乏统一规范。主管部门有的在发改,有的在工信、公安、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多龙治水、各管一摊,存在职能交叉重合的问题。制定条例就是要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主管部门,捋清各部门职责,压实各级责任,深入推进非煤矿山治理工作发展。”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聂瑞平说。
就非煤矿山综合治理开展小切口立法,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秉持着“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解决河北省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积极探索。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赵风楼认为,总的来看,条例主要突出了三点:一是把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体现到具体立法中,以省委2018年出台的《关于改革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意见》作为重要依据;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治理的部门责任;三是严格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努力减少事前审批,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精简报批材料和审批流程,提升效率。
作为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推出的又一生态环保力作,可以预见,条例将从法治的层面推动非煤矿山综合整治,使其形成一个永续发展的整体链条,也将和其他法规一起,构筑起河北省更系统、更完备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法规体系。
让昔日的矿山回归绿水青山本色
实际上,河北省在非煤矿山治理中正在积极探索变矿山为景区的发展之路。
比如以铁矿储量丰富著称的迁西,上世纪80年代在矿业发展的带动下,曾连续两年进入过全国百强县,但也给生态带来了毁灭性破坏。曾经,在长河短短3.5公里的河道上,密布着26家选矿采砂企业,河水污染严重,河道里堆满了淤泥和垃圾,山体大面积裸露在外。为了实现“痛点变亮点,短板变样板,矿区变景区”的蜕变,2019年2月,迁西县对长河开展了浩大的整治工程:累计出动人员4.3万人次,大型设备、运输车辆2.3万台次,完成河道清淤96万立方米,平整河床138公里,拆除违建1095处、拆除企业321家,腾出土地1.6万亩……
整治后的长河碧水悠悠,白鹭翻飞,东侧青山耸立,沿河西侧的带状公园里,树木繁茂、花团锦簇,休闲散步、撒网捕鱼的人随处可见。长河治理完成后,迁西县又开始在河道两侧打造长6公里、面积24万平方米的长河带状公园。据统计,在长河绿化工程中,种植8900多棵乔木,20000多棵灌木。现在长河的水质逐渐变好,水位明显回升,两岸30多个村庄、5万余群众脸上露出开怀的笑容。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这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力红建议:“非煤矿山的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在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治理过程中,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建立相应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确保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保障民生相统一。”
多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在非煤矿山治理专项资金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意见建议。“北方的山区,特别是太行山和燕山以石灰岩为主,风化特别厉害,在不断风化过程中经常有意外的碎石脱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比如在河北境内还存在不少的非煤矿山后续治理问题,很多采石场的矿山坡度很大,如果只是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需要时间太长,几百年都很难恢复,事实上如果使用单一的生物方法很难取得治理实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世强建议,“对此,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多想点儿解决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环保物理的治理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和景观美化的问题。”据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建议,条例规定:非煤矿山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账户,缴存治理恢复基金,专项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非煤矿山企业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年度提取和使用计划,按照国家税收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相关规定,规范基金的提取和使用。“矿山关闭前非煤矿山企业应当依法完成有关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等工作,或者缴清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费用”“政策性强制关闭的非煤矿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补偿机制。”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一致认为,条例把矿山的开采和利用放在生态系统连续体予以保护,把矿山的治理放到一个区域的生态空间连续体中予以综合治理,这些规定都体现出河北省在矿山综合治理中的前瞻性。
非煤矿山治理工作既离不开法治的支撑,同样也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执法检查。据悉,河北省安委会今年5月份就印发了《河北省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河北省从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开展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行动整治目标明确:通过三年专项整治,完善和落实从根本上消除非煤矿山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给绿色发展开出法律处方
条例以问题为导向,直面非煤矿山综合治理中的诸多问题,迎难而上,给出了法律处方:针对非煤矿山重点治理什么、由谁来主管、谁来负责等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条例中既有了明确规定,还明确了法律责任。条例的这些刚性规定,让很多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纷纷点赞。
有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非煤矿山企业转型升级;明确勘查矿产资源,应当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依法做好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这些规定意味着,条例在立法中积极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特别是随着条例的贯彻落实,将切实解决河北省的产能过剩和粗放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地损毁、生态破坏等问题,有助于推进河北的绿色矿山建设,有助于加快河北省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福建最近参加了河北省人大系统“6+1”联动监督活动。“曾看到一个300亩的无主矿山被挖得千疮百孔。”他说,“对于这样的被严重破坏的矿山,光靠自然是不行的,只靠绿化也不行,必须得靠工程修复。这个矿山通过工程治理之后,300亩地平整修复了7级平台,垒石铺土,栽树绿化后恢复的挺好。对于坡度很大的陡坡修复,从山顶挂铁丝网垂下来,往上喷泥浆再喷草籽。从我省矿山治理的实践看,工程修复在矿山修复治理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些工程最需要的是资金支持。”
从矿山综合治理的实践看,规划、政策、资金支持在矿山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有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在责任主体灭失矿山利用和矿山治理资金投入等方面,不仅省级要加大支持力度,还要出台一些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的力度,同时要鼓励信贷、保险和社会资金参与矿山治理的积极性,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调动社会参与进来。根据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这些建议,在统筹企业责任主体灭失或者不明的非煤矿山治理方面,条例围绕企业治理责任主体灭失或者不明非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治理新模式。条例一是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具体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治理责任主体灭失或者不明非煤矿山开展多元化治理;二是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利用财政资金,推进企业治理责任主体灭失或者不明非煤矿山综合治理;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责任主体灭失或者不明非煤矿山的治理与修复绿化。
此外,对于非煤矿山治理,条例明确了各方责任,出台了多项刚性规定。比如,在依法环评方面,条例明确,非煤矿山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三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非煤矿山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同时条例明确规定,非煤矿山企业使用国家和本省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违法使用的设备、材料,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这部地方性法规是我省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法规,对规范全省非煤矿山综合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积极作用,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加快推进美丽河北建设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淑云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全面推进非煤矿山综合治理工作。”
据悉,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将结合实际工作,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完善矿产资源宏观调控机制,研究制定非煤矿山综合治理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促进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矿产开发规模相适应。建立健全非煤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强化对矿山企业开展地质环境监测的监督、指导。同时,对现有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此外,河北省还将积极开展矿山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深入摸排全省矿山基本情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持生态优先、规划引领,存量调减、增量严控,关停取缔一批、整合重组一批、修复治理一批、规范管控一批,全面清理整治规范矿产开发,综合治理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推动全省矿山规范有序开采、集约化程度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仲明对于条例的贯彻落实有殷切期待,河北承担了首都政治护城河、生态护城河的重大责任。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河北省要以贯彻落实条例为重要法治推手,深入开展非煤矿山的专项整治,走出一条安全与生产相协调、矿山建设与绿色资源相协调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