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刚做完手术,快坐下吧,法官给我说了这么多,我知道错了。”
“咱俩可是亲兄弟啊,有你这么句话,有法庭在这里呢,医药费我不要了,撤诉”。
这是源自2020年9月8日滦南法院胡各庄法庭调解室里原、被告的一段对话,朴实无华的两句话背后是双方数年间的嫌隙和隔阂,是法官数日来不断往返于双方之间的脚印和汗水。
据悉,该案是滦南法院“零”标的额调解撤诉案件之一。原、被告双方本是一对亲兄弟,多年来,二人因家庭琐事一直存有隔阂,在最近一次家庭聚会中,矛盾再次爆发,从而大打出手。公安机关出警后对被告作出了行政处罚的决定,原告则因伤入院。然而直至原告出院,被告也一直未露面,兄弟间关系越来越恶化,后经村干部多次调解,双方依旧互不相让,最终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原告遂起诉至滦南县人民法院。
滦南法院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认真阅读卷宗,本着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原则,综合考虑双方亲兄弟关系、矛盾起因、争议焦点等种种因素,找准调解工作切入点,制定适合本案的调解预案,即以当事人亲属关系为突破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耐心疏导和劝解。最终,两兄弟达成和解协议,握手言和,这才有了开篇“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画面。
法官后语:
亲属之间的矛盾纠纷,很多时候都是因一时冲动而引起的,其中赌气的成分较大。若是就案办案,开庭审理后直接判决的效果无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来看,都不会很理想,甚至会导致双方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而通过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根据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因案制定调解预案,促使原、被告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不仅能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更能解开双方的心结,使亲情得以延续,从而达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