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洪松 通讯员苏燕)“上小学后孩子拖拉,早晨起不来床,时间观念不强,自理能力不够,怎么办?”类似的行为养成问题,很多家长一直很“头痛”。
为了解决家长担忧,石家庄市新华区合作路小学开出“源头治理”清单。从“开好教育前门、堵好溺爱后门”的“原生家庭教育生态”改善,到共同遵守规则的“试错尝试”与“承担结果”理念,该校根据孩子发育特点和家庭教育需要,将基于这些问题,汇集本校骨干教师智慧研究出版的《鼓舞》《牵手》《新父母口袋书》等多部家校共育丛书,连同《家长公约》,以“入学红包”形式向新生家长赠阅。以此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入学后可能出现的每一点细节和变化,为之提供重要参考。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张少华说。
推而广之,石家庄市明确提出家庭教育工作“三个一”工程,即创建一批市级家庭教育实验校、建立一支家庭教育专家团队、打造一批家庭教育精品课程,为系统推进家校共育提供专业支撑和资源保障。
近年来,石家庄市各学校普遍重视家校共育工作,广泛建立家长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常规。
该市明确要求,各学校要定期研究家庭教育工作规划,按期开展专题家长培训活动,每年至少为家长提供4次8课时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2次公益咨询服务。
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建立家长课程体系,从家长需求着眼,探寻促进孩子身心成长的长效支持系统。该校每学期初邀请专家开展一至两次专题性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快速进入学生成长转换期;每年开设骨干家长系统家庭教育培训班,培训骨干家长成为家长学校管理者和家校共育工作谋划者。
这样按需下单的家长课程模式受到了家长广泛欢迎,收到良好成效。
“再也不用担心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不会为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而焦虑,这样接地气的课程多多益善!”一位初一新生家长如是说。
石家庄市成立了由家庭教育理论专家、教科研人员、教育工作管理者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致力于开展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督导与评价,提供家庭教育工作方案建议、研究报告、政策或决策咨询。
栾城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栾城区家长学校总校于2016年11月成立至今,致力发挥区域特色,设立了国医蒙学特色课程,围绕“六个一”,即一本中医古籍、一味中草药、一则中医小故事、一个古代医学家故事、一次互动体验、一个中医保健小常识,让家长了解中医药文化,掌握简单的中医保健常识,切实为家长带来实惠。
裕华区采用联合培训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员的方式,指导全区50所中小学家长学校建设。家长学校教师以在职教师为主,退休教师为辅,每年至少聘请一位专家讲师为家长进行讲座。同时,该区组建家长课堂,结合社区家庭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家长教育培训活动。2018年以来已组织社区家长心灵课堂活动20场次。
如今,石家庄已构建起以学校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的全方位家庭教育网络,实现了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全覆盖,受益家庭6万余个。
此外,石家庄市还通过家长课程培训筛选出“优秀”家长,组建“优秀父母讲师团”。让他们成为传播者,利用家长会和主题讲座等机会,分享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管理经验。
新乐市采取家长讲堂、家长学校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了622名家长教师。
目前,石家庄正在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家长系统掌握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适当的家庭劳动和社区服务、志愿公益、社会实践,并通过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家委会”三方服务体系和“培养—评价—援助”新机制,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家长困惑,凝聚家校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