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质量,经济发展新意盎然
——河北以新发展理念落实“三六八九”工作思路纪实⑦
近日,第三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未来城市设计主题展区内,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最新设计的高速动车组列车模型吸引了观众目光。 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转型升级的硬仗”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打好的“六场硬仗”之一,在“十三五”期间交出了提气的答卷——
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排序首次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第三产业跃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达到50%。
2019年,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又有新突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突破50%,产业结构“三二一”态势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时期,河北经济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从2017年经济总量3万亿元,到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5104.5亿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视察时精准地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10月,首届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祝贺。
……
牢记总书记嘱托,落实总书记指示,河北省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去调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
坚决去产能、主动调结构,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一减一增,效益提升。这一喜人变化,发生在河钢承钢。
2017年以来,河钢承钢压减产能70万吨,销售收入却不降反升,年利税也从2017年的9.1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10.46亿元。
“十三五”以来,河钢承钢一手抓去产能,关闭3座高(转)炉,提前完成去产能任务;一手抓结构调整,构筑钒钛产业技术创新高地,生产的含钒钢产品,以独特的物理性能和优异品质,远销2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从拼数量、拼价格,到拼质量、拼品牌,钢铁产能少了,但产品精了,产值高了。这不仅是钢铁企业的变化,也是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写照。
去产能尤其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头炮、硬骨头。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持续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坚定不移去产能,积极培育新动能”……在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的全省推进去产能调结构转动能工作会议和全省去产能调结构现场推进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为河北“去调转”划重点,并一以贯之。
“要坚定不移去产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资源环境和市场空间”“‘去调转’同步发力、‘加减乘除’统筹推进”……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的话语掷地有声。
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形成市场、法治等多维度、常态化的去产能推进机制,河北省实现由单一量的压减向压产能、减企业、优布局多元目标体系转变。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全省共压减退出炼钢产能6811.4万吨、煤炭产能4807万吨、水泥产能1194.9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159万重量箱、焦炭产能2923.8万吨、火电产能179.05万千瓦,阶段性任务均全部超额完成。
“瘦身”后的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狠抓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十三五”以来,河北省累计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3195项,其中省重点技改项目5734项。
工业设计赋能,河北制造越来越强。2020年9月18日,第一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获奖名单揭晓,中车唐车的设计产品“新型高私密大定员纵向卧铺动车组”摘得最高奖至尊奖,河北还有5件作品获得优秀设计奖。今年河北省还斩获14项德国iF和红点设计大奖,是2017年获奖量的14倍。
更加健康、更具活力的传统产业企业,开辟出了河北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天地,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0416.9亿元,同比增长3.5%,质量效益持续提高。
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0月9日15时,河北冀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徐旭,从石家庄站登上前往山东的高铁列车,她要去潍坊和青岛对接几家客户。
冀凯公司自主研发的WIMS智能管理系统,曾荣获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该软件涵盖了传统ERP、PLM、MES、CRM、BI、OA等系统功能,推动企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精益化管理,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今年1至7月,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
以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出发展新动能。
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优质增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省已形成石家庄、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五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打造“中国数坝”,张家口吸引阿里巴巴、腾讯、秦淮数据等数十家企业落户,投入运营9个数据中心、72万台服务器。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世界级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正在快速推进。
建设“大数据走廊”,廊坊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中,润泽国际信息港、中国联通华北基地、华为数据中心等大数据企业毗邻而居,集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大数据存储加工及应用等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河北数字经济增加值逾1万亿元,增速超过15%,占GDP的比重高于30%。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今年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随着一系列扶持措施落地,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秦皇岛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一批康复辅助器具制造企业入驻;张家口市规划建设了两个冰雪产业园,已引进签约68个冰雪产业项目;唐山市应急装备产业顺势壮大,一个现代化应急装备产业基地拔地而起……
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旧变新。河北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向着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型。
新产业蓬勃发展。1至8月,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快融合,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4个百分点。
新业态不断涌现。今年以来,直播电商、网上办公、在线教育等行业快速扩张,智能施工、无人配送等新模式加速普及。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8.5亿元,增长151.0%。
全力抓创新、促开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几年前,石家庄金士顿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红还在为“活着”发愁,“砸了2000多万元搞研发,也没听见个响儿,真的快扛不住了。”
如今,站在企业的创新历程展厅,他话语里满是骄傲,“凭借自主研发的箔片动压空气轴承技术,我们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空压机实现了无油润滑,转速可达10万转/分。目前,国际上仅有三四家企业拥有这样的技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让科技创新“动”起来,河北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
完善顶层设计,《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全省科技创新提出了总体思路、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激发改革活力,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以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研管理等若干政策措施相继出炉;
调动创新热情,新修订《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科研人员的“腰包”合理合法鼓了起来。
创新点燃了河北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河北制造亮出崭新名片——
一粒降压药片,石药“玄宁”见证中国创新药的出海之路;
一片玻璃基板,东旭靠自主创新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屏”;
一场收官发射,中国电科54所为“北斗”从出厂到入轨全程护航;
……
创新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19年6月5日,在俄罗斯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普京总统共同在克里姆林宫皇家庭院参观了长城汽车图拉州工厂下线汽车展。在锃亮的汽车引擎盖上,他们欣然签下名字。
长城汽车图拉州工厂是我国汽车品牌在海外首个全工艺落户的整车制造厂,也是我国从汽车“输入国”向汽车“输出国”转型的标志性项目,展示了河北制造“走出去”的新高度。
在距图拉1600多公里的塞尔维亚,“一座钢厂幸福一座城市”的佳话仍在续写。在欧洲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河钢塞钢5月份超额完成计划接单量,欧洲高端客户Gorenje年度采购量较2018年翻了4倍。
深耕“试验田”,建设“新高地”。
2019年8月,一则重磅消息发布,党中央决定在河北等6省区新设立一批自贸试验区,河北走进了“自贸时间”。
一年来,河北把握住制度创新的主动权,省自贸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动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梳理形成了192项各片区共性制度创新清单和一批符合各片区功能定位的个性制度创新清单,并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先行先试举措。
自挂牌设立至今年6月30日,河北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数量为挂牌前历年总和的1.7倍,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入驻,为河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记者米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