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王成喜等12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的议案》、牛怀生等11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议案》和市人大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以上两个议案的审议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王成喜、牛怀生等23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切合实际,十分必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意义重大,要求迫切。我市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积极探索创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管护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山区严重缺水的地方推进缓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为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扎实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持久改善,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会议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系统谋划整治目标和任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迫切要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深入开展。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学习先进经验,立足长远,系统谋划,科学确定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远目标和年度任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类治理,量力而行。要强化规划引导,合理安排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对目前尚不具备经济实力的整治项目要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循序渐进,持续推进,防止一哄而上和生搬硬套,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逐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机制。
二、完善支持政策,夯实综合整治大格局。要坚决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四个优先”要求落到具体政策制定、财政
投入和工作重点摆布上。要创新政府支持方式,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对村庄环境的管护能力。要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调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设施的建设运营管理。要大力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力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统筹兼顾,稳步有序推进突出问题治理。要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大可循环利用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要下大力气解决好西部山区部分农村严重缺水的问题,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模式,探索推进厕所粪污、畜禽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解决农村污水横流、水体黑臭问题。要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把农村环境治理与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村民收入增加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进。
四、建管并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久改善。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与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生产生活习惯,培养其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其主体作用。要积极探索引进第三方治理机制,支持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环境整治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管护水平。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借鉴典型示范村整治经验,总结推广成熟做法、技术路线和建管模式,拓展治理领域,加大整治力度,扎实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持久改善,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市政府要认真落实常委会决议,并于2019年12月份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