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彩礼高、大龄剩男多的问题日益显现。而这两者叠加在一起,如果形成恶性循环,对农村发展非常不利。省人大代表、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樊雅丽将这一问题带到了河北两会上,并根据自己的调研情况,提出了建议。
樊雅丽代表在会上发言 长城新媒体记者 蔡洪坡 摄
问题:“彩礼高、光棍多”成为农村恶性循环
近两年,樊雅丽代表所在课题组在唐山、保定、张家口、沧州、邢台等地农村调研时发现,我省普遍存在“彩礼高、光棍多”的社会问题,同时出现农村“因婚返贫”的新问题。“在调查组走访座谈中,村民们普遍反映,孩子结婚问题成了当前最主要的负担。”
课题组在调研走访发现,一些农村将彩礼数编成了顺口溜,如“万紫(10000张5元钞票)千红(1000张100元钞票)一片绿(若干张50元钞票)”,有的地方聘礼要求“三斤三两”“六斤六两”“八斤八两”(百元人民币纸钞,每斤5万元左右),还要“一动不动”(“一动”是指小汽车,“不动”是指楼房)。许多人家都是借债操办婚事,“辛辛苦苦攒十年,一娶回到‘解放前’”成为不少农家借债娶亲的真实写照。
而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问题是,农村男女比例失调严重,农村离婚率逐年上升,也出现了再婚女子很吃香、不愁嫁的现象。“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有些农村很‘穷’,女孩子外出务工,很大一部分留在了城市,导致农村的女孩越来越少;二是因为性别比例失衡,女孩少,男孩就没有结婚对象。”樊雅丽代表说。
会议间隙,代表们和樊雅丽聚在一起讨论农村“彩礼高、光棍多”这一社会问题 长城新媒体记者 蔡洪坡 摄
建议:发展地方经济,筑巢引凤
“彩礼高、光棍多”两者叠加在一起,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农村光棍越来越多,娶媳妇门槛就会越来越高,如此循环下去,将衍生出很多问题,并演变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樊雅丽代表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放远眼光,结合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尽快形成思路和对策,采取有效措施着手加以解决。
在短期救急方面,仍有必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例如,强化农村红白理事会的管理功能,遏制高彩礼的攀比之风。完善农村公益性社会组织,妇联、民政等部门建立公益性的婚恋中介机构,协助解决农村地区的结婚难问题。创办致富项目,发展地方经济,筑巢引凤。“农村发展起来了,农村女孩子外流现象也会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