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了多久交通局长?”“3年了!这3个问题还需要现在重新调研吗?为什么有这么多黑车,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坐黑车,您不知道吗?”“……额……我知道……但是这个事……这个调研不是很详细,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把力度加大,希望通过这个节目的曝光,把我们交通局的工作抓一下,从根上系统的解决这个问题……”这是2019年2月11日西安广播电视台直播问政节目现场,提问方连续发问,让回答方西安市高陵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显得局促和尴尬。这场电视问政群众广泛参与,诘问不留情面,作用和效果十分明显,问政现场视频和后续整治黑车、整顿作风的追踪报道发布后,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围观和点赞。
反观和反思人大专题询问,感觉“此问”和“彼问”效果大不一样。当前,一些地方人大组织开展的专题询问存在搞形式、走过场倾向,谁来问、问什么,事先早已安排,提问不能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不敢涉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问答双方“照本宣科”,没有一点“火药味”。电视问政是一种媒体问责方式,在法律性、程序性和规范性等方面不如专题询问高端,但从各地实践成效来看,其在尖锐性和影响力方面要优于专题询问,因而一经面世,以其立杆见影的效果,风靡各地。为什么同为“问政”,权力机关的专题询问没有如此效果?人大专题询问该向电视问政学点什么?
摒弃走马观花式调查,回归真实“原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问询应建立在真凭实据的调查基础之上。媒体的调查手段很多,为摸清真情,寻找真相,往往明察与暗访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针对群众反映的客运站周边长期存在的非法营运及违规违章乱象,西安广电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后向多个部门反映情况却都遭到推诿,所以问政时理直气壮,有根有据,直击要害,否则很容易被“我们调查研究后给你答复”这样的官样借口搪塞过去。而目前一些地方人大,事前调查基本上都是“明察”的套路,一切全由被调查单位“引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发现不了问题,有时发现了问题,也因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原因而浅尝辄止。调查离“真实”远了,也就没有了监督的发言权和主动权,询问的底气和说服力就弱了,监督的刚性和实效就很难显现出来。
破除怕得罪人思想,敢于“较真碰硬”。问政的精彩之处在于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敢于得罪人,问到群众心坎上,敲击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责任心,让他们感受到足够压力。过不了这种情面关和责任关,问政就不可能取得实效,人民群众就不可能满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场问政,询问开门见山,直接明了,不藏着掖着,追问一针见血,不绕弯子,不旁敲侧击,将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履职尽责不到位问题摆在台上、晒在太阳下,让观众有快感、让干部有紧张感。直接了当、辣味十足是专题询问这一监督“利器”的亮点和活力之所在。专题询问如果好人主义盛行,失去批判精神,不能真刀真枪地“唇枪舌战”、“刨根见底”,就会演化成双方默契的问和答,演化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走过场。人大专题询问要学习电视问政“较真碰硬”的勇气和担当,面对问题不让步,坚持原则不却步,变“开卷型”为“闭卷型”,改“温柔型”为“尖锐型”,把“最辣”的问题提出来,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问出来,有效发挥专题询问的功能和效用。
克服封闭思维,扩大群众参与。电视问政公开性和群众参与性强,除现场同步直播外,还通过公开征集问政线索、选拔群众参加问政、问政现场开通网络和热线电话与场外群众实时互动等方式,提升了问政的公开性、实效性和社会影响力。专题询问扩大群众参与,既是接受社会监督的有效途径,又是提升专题询问效果的有力措施,是人大履职的应有之义。时下在一些地方,人大专题询问群众参与度不够,公开不及时不全面,随意性强,对外影响力不大。要扩大群众参与,建立健全群众旁听专题询问制度,赋予群众“旁言”权利。“任何监督都不如公开有效。”要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微信、电视、媒体直播等现代信息平台和新闻载体进行直播报道,公开专题询问过程和结果,形成监督合力,推进问题整改,让人民群众从专题询问中收获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专题询问是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的监督权力,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每一次监督权力的行使,都是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彰显。提升专题询问的刚性和实效,关键在于强化责任担当。要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来发问,直击问题,直言关键,理直气壮,掷地有声,使“人大之问”真正成为依法履责行权的庄严之问,成为代表人民监督的民主之问,成为提升人大公信和权威的有效之问。(作者:江苏省启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