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讯(张孝先)80年前,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来华抗战,在卸甲河工作生活了两三个月。为纪念这个日子,进一步弘扬白求恩精神,平山县卸甲河村的赵廷凯老人自费请人为白求恩制作了一尊高3.8米的房山汉白玉雕像,并于9月19日在村里进行了雕像落成仪式,燕赵晚报记者全程追踪报道。
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省会文明办、石家庄志愿服务基金会有关领导,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团队的温德军、张旭、刘意、林步旭,刘秀岭,张朋友,平山县救援队张燕、于云廷、崔峰、吴会群等参加了此项活动。
早在多年前,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团队的主任赵廷凯和温德军发现有关白求恩1938年在平山生活和救治伤员的史料,因信源不同,说法迥然有别。比如:1938年白求恩所在的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后方医院所在地时,有的史料说是“龙窝村”,有的却说“花木村”。所经过的农庄有的说是“王家坪”、合河口,也有的说是庙沟、杨家庄等,唯独没有卸甲河村。
为查明真相,多年来,“一家人”志愿者赵廷凯和温德军走访了平山、石家庄十多位健在的知情者,请他们写证明材料,还到北京拜访多年曾跟白求恩工作的老同志,多方搜集有关白求恩来华抗日的史料,使他们更加坚定了白求恩和他所在的医院曾在卸甲河村住过两三个月的信心。
证明白求恩曾在卸甲河生活工作过的主要依据是:
1、1938年9月25日,日军5万多兵力进攻五台县,为了保密,晋察冀军区医院四个休养所对处一律称连即一连(一所)、二连(二所)、三连(三所)、四连(四所)。第二连即白求恩所在的医疗队,9月28日转移至平山卸甲河,与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后方医院会合,救治伤员。其依据主要是1987年新华出版社出版、新闻战地记者黄薇的《回到抗战中的祖国》一书中讲述:“我们的目的地是河北平山县的洪子店,中午路经卸甲河。这里有个伤病医院,收容二百多个负伤战士,我们要向他们慰劳致敬,准备在此地停留两个钟头……我们四五个人一同到手术室去参观白求恩大夫施行手术……”
2、1966年12月22月《福建日报》第三版刋登了署名为“福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赵德胜”的回忆文章《白求恩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说:“1938年我在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卫生部担任司药,我们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卸甲河村……当时,我们收容了从五台山战斗转运来的二三百名伤员,白求恩同志一个一个地作了认真的检查,亲切地询问……”
为了还原历史真相,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团队的温德军、张旭、封山彦,多年来为赵廷凯提供车辆、查阅当地党史,查阅1938年白求恩在平山抗战有关在卸甲河村生活工作的内容和记载。如今,赵廷凯拿出自己几万元的积蓄,在卸甲河村建造了一尊白求恩医生塑像。下一步他还打算把自己在包头的一处房产卖掉,在村里建一个白求恩精神纪念馆,让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教育影响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