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省委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推进会。会上,东峰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在我省的整改落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坚决抓好中央巡视组向我省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是当前一段时间内全省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省人大机关也要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主动认领问题、积极担当作为,以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扎实有效的整改举措推进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下面,结合学习贯彻省委全面从严治党暨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推进会精神,特别是学习贯彻总书记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和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谈几点体会。
一、更加深刻地理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要更加充分地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6次视察河北。其中,2012年12月、2017年1月先后到我省阜平县、张家口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看望和慰问老区人民和困难群众,体现了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总书记对河北的深情厚爱,彰显了我们党对消除贫困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深刻体会总书记的良苦用心,进一步坚定信念决心、勇于担当尽责,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在我省如期高质量完成。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性。河北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和对河北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集各方之智谋脱贫,举全省之力促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2017年全省78.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全国首批脱贫摘帽,圆满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我省仍有162个贫困县、3568个贫困村、105.9万贫困人口,特别是张承坝上地区和深山区的10个深度贫困县、206个深度贫困村,贫困程度较深、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脱贫成本高、难度大。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每年需减贫36万以上的人口,这些是脱贫攻坚任务中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也是当前我省完成脱贫攻坚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具备迎难而上、激流勇进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最后一役”的总攻,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更加自觉地整改中央通报和巡视反馈意见的突出问题
在2017年和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通报中,河北连续两年排名靠后。在去年考核被约谈的8个省份中(包括河北在内),今年有7个省通过整改进入了较好以上行列,而我们却由去年的第三档掉入第四档,属于综合评价较差和发现突出问题的省份。在7月18日中央巡视河北省反馈大会上,反馈意见时又指出我省在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等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到位、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突出、精准帮扶工作不扎实、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薄弱、贫困识别和退出不够精准、部分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扶贫产业同质化严重,贫困户参与度低、扶贫与扶志结合不紧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等。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问题仍然没有引起高度的警觉,仍然安步当车,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中央通报和巡视反馈意见足以让我们深刻反思和警醒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政治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作风不扎实、工作不深入、问责不严厉等严重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照总书记对河北扶贫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对照中央通报要求和巡视反馈意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认领,逐项梳理,坚持到事到人,正视差距、找准症结,举一反三,彻底整改。从人大工作来看,我们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已连续五年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监督工作。特别是2016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下一步,我们要在省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把人大依法履职紧紧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上,继续发挥人大监督的优势和职能作用,以扶贫脱贫攻坚等三项联动监督工作为抓手,与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相结合,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积极作为,监督和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压实任务,夯实责任,齐心协力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在全省营造一心一意干事业、凝心聚力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三、更加严格地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
总书记在张家口考察时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因此,要按照总书记“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的要求,对照巡视反馈整改意见,对照“六个精准”要求,精准确定扶贫对象、精准制定到户措施、精准安排帮扶项目,精准使用管理资金、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实现脱贫成效,抓好各项帮扶政策落地落实。这不仅是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精准帮扶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目标标准上更加精确,就是紧紧围绕“两个确保”的脱贫目标,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胃口,引导各级各部门将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首先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完成有限的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在贫困识别上更加精准,针对目前扶贫工作中“大水漫灌”现象和贫困户识别流于形式、平均主义等问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并通过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的摸底、核查,真正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确保底数清、数字准、效果实;在帮扶举措上更加精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以户为单元,把贫困情况找准、把致贫原因分析透,对症下药、因人施策;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感情沟通工作,大力宣扬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决心和信心;特别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做好区域内扶贫攻坚产业整体规划,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产业链延长提升、把规模做大做强,着力克服产业同质化问题。要切实建立健全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份合作把贫困户深度嵌入产业链条,使其参与和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确保能脱贫不返贫。
四、要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无论是从中央一号文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路线图,还是从尽快补上相关短板的角度,如期脱贫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前提条件,也是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条件。
同时,完成脱贫攻坚要着眼乡村长远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期,脱贫攻坚工作中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地方过于关心实现当前脱贫数字目标,在选择扶贫产业上,拍脑门决策,盲目跟风,普遍存在扶贫产业同质化现象,产业发展不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在易地搬迁和空心村治理中规划设计不太合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治理能力等存在短板,无法实现产业配套和移民就业安置,不能实现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没有显现出新村应有的繁荣景象;同时,脱贫之后农村如何发展,不少干部群众心里没谱。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地农村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操作性强的长期规划。乡村振兴战略有目标、有要求、有时间表,其出台可谓正逢其时,对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就是脱贫攻坚不能止于当前的补短板,而是要着眼长远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协同推进。国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作为人大工作者,我们要有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有关法规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好人大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本文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刚8月5日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