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娜代表: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范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大,精神负荷越来越重,公众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已成为社会公共健康的大问题。据我国卫生疾控部门统计,心理障碍者已达30%,抑郁症患者已超3000万人,然而医院对心理疾病的识别率不足10%,接受治疗的人群不足3%。当今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不断增多,自我调节能力差又不懂得情绪管理,从而导致心因性疾病越来越多,而医院解决的是疾病的症状,却无法根除病因。有部分病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情绪,还有病人因幻觉引发凶杀案。
心理疾病的治疗除了医药治疗,更需要的是心理治疗和疏导。然而,国民对心理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人们普遍对心理治疗存在误解,对心理问题有讳疾忌医的想法。目前的医保报销范围只包含生理方面的疾病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不在医保范围,而自费咨询和治疗价格普遍很高,一个疗程通常需要数百元、甚至数千元,民众普遍难以承担,直接影响该病的就医咨询和康复。
为增强国民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提高心理咨询从业者素质,建议在普及全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尽早把心理咨询及治疗纳入医保范畴,做到心理援助常态化;在社区,政府牵头成立心理医院或诊室;将心理咨询等诊疗项目纳入地方补充医保的范围。
陈振怀代表:尽快畅通双向转诊通道
医联体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探索建立县乡一体化医共体、1+X医联体等多种形式医联体168个。如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和18家县级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联盟内每个成员单位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救治能力,承担不同患者的治疗。基层医院能看的就留在基层,基层医院不能看的就转上来,然后再将经过治疗符合下转条件的通过联盟转回去。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既充分利用了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分流了患者,还使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当前,分级诊疗缺乏统一的转诊标准和监督机制,加之政府对医院投入有限,各级医院运行压力大,难免会出现该转上来的病人没转上来、该转下去的病人没转下去的情况。
为此,建议尽快出台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政策,完善医联体之间收入分配、成本支出等制度设计,使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真正成为利益共享的紧密共同体,逐步形成责权利清晰的区域协同服务模式。建议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项目和职责,制定适合自己的分级诊疗标准和规范,细化双向转诊标准,明确哪些疾病需要在基层治疗,哪些情况下必须转向上级医院等,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和监督机制,使各级医疗机构和医生在推进分级诊疗时有章可循。
李拥军代表:利用“互联网+”促医疗资源下沉
自2015年,河北省就开始推行分级诊疗试点工作,随着医改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可是,人们在就医时,还是把大医院作为首选。大家宁可在大医院排长队、多花钱,也不愿去基层医院,反映出人们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求,和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放心、不信任。
真正做到“基层首诊”,提升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心,需要提高基层医疗质量、培养医疗骨干。医疗专家的培养至少要经过十年临床培养。可十年的专家养成期对患者而言太长,这就需要鼓励中高级专家到基层医院提供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的同时,也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培育了人才。
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质量,离不开上级医院在医疗资源和医疗人才上的支持,但上级医院盲目派专家下去,容易造成人员浪费。建议由基层提出需求,上级医院提供精准化帮扶、对口帮扶,帮基层医院培养全科医生。
对于门庭若市的大医院来说,频频安排医生下基层坐诊不够人性化。建议充利用“互联网+”发挥出远程医疗的作用,这样既可以节省医患双方的时间成本,也可以节省患者的花费。在用好“互联网+”的同时,明确上级医院专家通过网络进行会诊时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在发生医疗纠纷后的责任认定问题。
杜向荣代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养老服务设施是开展居家养老的必备条件。目前,河北省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有3000多所。按照计划,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018年年底覆盖80%的城市社区和70%以上乡镇,到2020年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90%以上乡镇。目前,在城市老旧小区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难度很大。
为此建议,要按照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相关规定,按养老设施建设详细规划,将城镇中废弃的厂房、医院等整合改造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着力解决老旧小区社区和居家养老设施配套难的问题。新建住宅区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由当地政府统筹使用。已建成住宅区养老服务设施未达到标准要求的,当地政府要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配备。
居家养老必须有完善的社区服务支持。很多地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层次较低,大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仅能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简便餐饮,以及基本生活照料,很少有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必须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建议整合多方资源,培育服务市场,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和产业化。以助餐、护理、照料等服务项目为切入点,引入、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和产品。
张法笠代表:培育专业化、优质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从业人员的素质,关系着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就实际情况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只能从事一般家政服务和生活照料,难以提供高层次养老服务。
培育专业化、优质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建议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依托高等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医疗机构、示范性养老机构,加快培养老年人服务管理、护理康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以助学、奖学、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类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鼓励大专院校、中等学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给予专门的学科建设经费,同时对学生报考、就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扶持。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普遍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建议结合国家各类劳动保障政策,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争取更多政府补贴,保证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各类保险费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对服务人员采用团队化、公司化、人性化等手段进行管理,减少人员流失。强化宣传,增加全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认可和尊重。
在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不足的现状下,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作为重要补充力量,需要发展壮大。建议造就一支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健身等活动。
周慧霞代表:建立社区养老智能服务平台
经调查发现,在社区生活的多数老人不愿集中养老,有孤独感,习惯于依赖社区居家养老,希望社区能建立方便快捷的送餐、送货、送医、家政等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健身等精神层面的服务,让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养老服务。
为此建议:一是建立社区养老智能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大数据库,将辖区老人的家庭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服务需求等内容录入系统,为老年人配发定位手机,老人通过拨打电话将服务需求上传到社区养老服务终端,社区根据服务需求联系辖区内养老服务加盟单位,由助老员上门服务,实现智慧养老。这样既能实现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又能安置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二是建立助老员服务队伍。以社区为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辖区“4050”就业困难人员补充到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中来,进行专业培训,开展助老服务工作。三是整合资源、多元服务。整合社区内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超市、食堂、商场、医疗机构等各类服务机构,建立社区养老多元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送餐、送医、送货、家政等助老服务。四是建立“三社联动”服务机制,以社区为平台,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开展专业社工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工机构的专业社工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籍、文化娱乐、临终关怀等服务,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