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几篇关于中风原因的分析文章,在网友中引起热议。尽管标题各异,这些热文的主题却明确而统一:人们工作的时间越长,罹患中风的风险就越大。那么,事实真如文章所说的如此严重吗?预防中风发生,我们又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运动量减少会增加中风风险
仔细阅读这些“吓人”的文章,记者发现,其中均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数据:以每周工作标准长度(40小时)的人为基准,工作41小时至48小时中风风险增加10%,工作49小时至54小时中风风险增加27%,工作55小时以上中风风险增加33%;每周工作超过40个小时的女性更难怀孕。
那么,这些数据究竟出自何处?又是否可信呢?
“这是此前发表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河北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檀国军介绍,作者通过对50多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长时间工作的人更容易患中风,其中,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患中风的风险就会增加33%,患冠心病的风险则增加13%,“尽管听上去有些难以置信,但这并非无稽之谈。”
为什么工作时间越长,罹患中风的可能性越大?
“研究人员指出,工作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运动量减少,身心压力增大,而这些因素都会增加中风风险。”檀国军说,当人们每周花超过50个小时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活动自然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血流速度变慢,更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中风。
日本研究人员曾在工作压力与中风间进行过详尽研究。他们选取了3190名男性和3363名女性为研究对象:职业背景多样,包括管理人士、技术人员、职员、农民、手工业者等,年龄均在65岁以下。通过长达11年的跟踪观察,他们发现,这些人中共有147人中风,其中,男性91名、女性56名。研究人员称,从事高强度工作的男性发生中风的风险是从事低强度工作男性的2倍,从事高强度工作的女性发生中风的比率也明显高于从事低强度工作的女性。
有些人还寄希望于靠饮酒来缓解工作带来的疲劳和压力。然而,大量资料显示,酗酒或长期饮酒,不仅会直接损害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作,还可导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增加罹患脑中风的风险。同时还将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
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工作
“脑中风这种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很高,也常常会导致患者丧失自理能力。有研究发现,90%的中风都与高血压、缺乏运动、饮食不合理、肥胖、吸烟、心脏问题、糖尿病、长期饮酒、压力增加(过度劳累)、高血脂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并非不可控。”檀国军说。
专家建议,首先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工作。研究资料显示,每周工作35个小时至40个小时的人群中,每千人每10年中风的次数不到5次。而在工作55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群中,这一数字则会增加到6次。“这说明,长时间的工作对中风的发生是有影响的,因此,我们现在设计的每周工作五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是符合科学的。”
其次,要保持血压、血脂和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压、血脂和血糖密切相关,定期检测、及时控制,对预防中风的发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再次,加强身体锻炼,保持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避免体重超重。对于长期久坐的人,应该定时进行肢体的活动。专家建议,应每隔1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下,以减少因久坐而引起的血栓形成。同时,工作之余还提倡大家进行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打球、打太极拳等。吃饭应做到七八分饱。
最后,要能够正确缓解压力。“在这方面,要正确认识工作压力对身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有意识地主动调节自己的身心和情绪。”檀国军说,同时,还应避免长时间工作和疲劳工作,让自己从紧张的工作中走出来,适当地进行休闲和娱乐活动。(记者张怀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