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上海大学为欢度五四青年节并庆祝文学院建院四十周年举办的“文学传雅韵,馨香四十年:五四文学之夜”活动中,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海派青年作家张怡微,以及上海大学自己培养的创意写作博士、青年作家叶炜、批评家项静和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及大学生们一起交流,谈文学,讲创作,分享文学阅读和写作的收获与乐趣。周大新以《小说与世道人心》为题,给创意写作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和交流。在文学之夜现场做了一个《小说是一种药》的简短讲座,还和谭旭东教授做一个微对话。周大新在讲座中谈自己的创作,谈自己对小说的理解,通透入心,独具见地。我们在现场聆听,记录了他的一些观点。
作家的写作资源在哪里
创作离不开生活,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但作家的写作资源在哪里?周大新说,每次写完一部作品,他有很多感想。他想:我该写什么呢?生活非常广阔,世界那么复杂,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想写的东西也很多。很多写作者往往在这个问题上很困惑。他觉得自己的写作资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故乡。他的故乡是河南南阳,一个盆地,人口几百万,但生活并不富裕,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小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怀有深深的感情。他认为这是他写作的一个仓库。二是军队,即军营生活。他18岁入伍,从士兵、副班长、班长、排长到团干部,一直在基层连队带兵。到做团级干部时开始发表作品,并觉得自己可以靠写作为业了。这一段丰富的军营生活,也是他的写作富矿。三是城市生活。他从做营级干部时,开始生活在城市,从济南、西安到北京,他在城市里生活的时间远远比在乡村里生活的时间长,城市的生活也让他经历、感受了很多。但他笑着说:“城市没有根,可很多经验值得写。 ”不过,当学生问他现在主要写什么时,周大新说,现在主要写城市生活,“离开军营时间长了,对今天的战士了解不够,写不过年轻的军旅作者。不过,乡村生活还可以写。 ”他还说,“对城市生活,年轻作家写得也很多很好,但我这个年龄的作家写城市生活的还是很少。 ”的确,从他2008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湖光山色》关注农村巨大变革,之后,他以相对纪实的笔墨关注和书写了城市老年人生活的困境,把老年人精神上的痛苦和人间真情以严肃而不乏温和的语言展示出来。
关于《天黑得很慢》的创作
《天黑得很慢》是周大新近期创作出来的长篇小说,有人认为它是“拟纪实”的手法来讲述城市老年人的故事。大学生和研究生也很关注,希望他讲一讲为什么要创作这么一部视角和题材独特的长篇小说。
周大新说,之所以写《天黑得很慢》 ,是因为有几件事对他影响很大。第一件事是一位广东的作家的去世,他和老伴分床睡,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去世,老伴第二天醒来才知道。第二件是有一次他遇到一位90岁的老人,她想拎着四颗洋葱到四楼,竟然无能为力。第三件是作家张爱玲,她从香港到美国后,单独住在一个公寓里,无人关注,孤独死去,死后好多天才被人发现。另一件事是他的母亲, 90岁才得病。有一天,母亲正在家里烤火,一位邻居路过她家,给她打了声招呼,母亲转过身看看邻居,结果一扭头,身子就受伤病倒了。现在,母亲几乎不能正常与人交流。这几件事让他感觉老年化是一个大问题,老人的生命很脆弱。“2050年,中国老人将达到4.87亿。文学家不讲道理,用人物,用形象说话。怎么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是很费思量的。老年化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话语空间。 ”他说,现在北京人均寿命达79岁多,上海达到了80岁,城市人的寿命比乡村长,主要是经济和医疗条件好。但老年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出了人老了后的几种情况:一是陪伴老人的人越来越少,很多老人是独居。二是社会上关注老人的人也越来越少,人老了,谁也不关注你,孤独是老人最大的困境。去年,圣诞节英国有95万以上的65岁的老人没有收到一句祝福。三是老人身体出险情的频率越来越高。四是各种电信诈骗、保健诈骗都盯住老人。他说:“从65岁之后,好像是天开始暗下来,老人的生命之光越来越暗淡,直到完全天黑。 ”
在讲述创作《天黑得很慢》的感受时,他强调说,“我关注老年人生活,一是希望引起社会关注,关注老年人,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希望年轻人要爱老,要孝顺老人,不要抛弃、遗弃和忽视老人。 ”不过,他说:“能够减缓老年人的痛苦的,就是爱。 ”提到媒体上报道的乡村出现了一些“憎老”现象,他很痛心,也很无奈。
作家之路与写小说的秘密
从职业身份上来看,周大新属于军旅作家,他也是军事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谈到自己的创作之路,周大新讲起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小时候,他老家村里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叔叔,一个放牛的,对他影响很大。冬天很冷,村里人为了给牛取暖,在牛棚里生了火,不让牛冻死,于是,大家围着火堆,听大叔给大家讲故事。夏天的晚上,村里有大鼓书艺人,给大家讲故事。只要给这个艺人一小碗苞米、小米或豆子,就可以去听。他听大鼓书艺人讲《三侠五义》 ,讲《隋唐演义》 ,特别专心着迷。因此,小时候他就会讲故事,写的作文也不错。他说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一千零一夜》 ,读完了,还讲给小伙伴听。这些都是他最早的语言启蒙和文学启蒙。
说起当兵,他说,那时候知道当兵吃粮,不会挨饿,而且那时正值“文革” ,考大学无门,只好当兵。他说,“征兵时,记得来了一个接兵的连长,看我打篮球很好,就把我招过去了。 ”当兵时,连里办黑板报,他在上面写诗,写故事,写报道,还画插画,连长和战士都很喜欢,他兴趣倍增,更加爱写爱画。连长欣赏他的才华,就让他当了文书。让他很惊喜的是,当时连队有苏联的书,是供大批判用的一些书,他偷偷拿出来读,读到了苏联的一些作品,也读到了没有封面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这对他的心灵震撼很大。如饥似渴的阅读,让他总是想尽办法找书读,找当时能够读到的名著读。阅读激发了他的写作兴趣,也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忆自己的创作之路,周大新说他真正开始文学创作,是1976年,那时他写了三年,才在《济南日报》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前方来信》 。此后,他创作越来越勤奋,发表作品越来越多。至今,他已著有长篇小说《走出盆地》 《第二十幕》 (上、中、下) 《21大厦》 《战争传说》 《湖光山色》 《安魂》 《曲终人在》和《天黑得很慢》等,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 《银饰》和《旧世纪的疯癫》等,还创作了短篇小说《汉家女》 《金色的麦田》和《登基前夜》等,他获得过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中国出版奖、中国好书奖和茅盾文学奖等多项大奖。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阿拉伯文等。根据他的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的电影《香魂女》 ,曾获得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对于小说阅读,周大新认为好的小说是一种药,可以治愈各种心理疾病,帮助读者走出精神困境。对于如何创作好小说,他认为,小说还是要讲故事,人们读小说最初的目的,也是最低的目的,就是读故事。从小说的发展演变来说,小说最初也是故事,唐宋话本,就是故事。但只有故事,不是小说;只有好故事,也不是好小说。上海的《故事会》杂志办得很好,里面的故事也很吸引人,但不是小说。小说除了故事,还要有人物形象和作家的思想。
周大新认为,写小说,要么写新题材,要么写新故事,要么塑造新的人物,要么有新的思考和含蕴,当然,新的故事,要苦心孤诣地去构思,去虚构。当问到写小说时是不是在意时代主题,他说,“我写小说,不考虑政治,不考虑政策,只考虑人性,只关注生命、生活和社会,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