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4月4日电(记者杨知润、赵鸿宇)春天来了,骆朝合看着一排排生机盎然的法桐树乐开了花。“再过几年,这些树苗就能成材了,我的‘植绿树、护生态、鼓钱袋’的梦想也就实现了。”骆朝合说。
骆朝合是河北任县西固城乡骆家庄村农民。去年,县政府为他提供补贴资金购买了树苗,他在自己承包的100多亩地里种上了法桐、白蜡等树苗,用来绿化环境、发展绿色经济。
2017年,任县利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政策,通过争取农发行项目贷款94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储备林建设9423万元,保证了植树造林资金。同时任县创新实施土地流转大户自主种植自有林、征租一次清、政府返租三种土地征租方式,采取树权归政府和树权归大户两种模式实施,实现了造林用地征收与租赁并举。
骆朝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政府共补贴7年,第一年每亩补贴1500元,后6年每年每亩补贴800元,我们的土地流转费用是每年每亩支出1120元,实际流转费用相当于每年每亩支出320元,这样下来成本少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针对树权归政府的,政府按合同期给予土地承包大户一定土地补助,针对树权归大户的,政府给予大户连续7年资金补贴,7年后还可获得树木采伐期部分收益,这样下来农民种树更有积极性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尝试将造林绿化与药材种植、柴鸡养殖结合起来,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任县农业局局长孙云平说。目前,任县共造林23000余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