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17731116730
首 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立法工作 监督纵横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社会 财经 教育   魅力乡镇 企事业风采
河北要闻 市县人大 论坛新声 代表履职 代表风采 法治时空 公民权利 反腐倡廉   文化 环保 公益   健康 公民与法治
燕赵人民代表网>>教育

别让父母眼里的优秀成为孩子的负担

 

——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优秀生家长会发言稿

 
2018-4-19 9:46:53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作者:郭振环  

  我们学校是一所优秀生相对比较集中的学校,因此我们在这些优秀生身上看到了许多共同的优点,也发现了不少共同的问题。同时,我们也从许多优秀生的家长那里了解到一些在座的各位家长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烦恼,今天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来跟大家进行一番交流探讨,也希望其中一些观点能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优秀生?其实在我们每一个家长眼里,优秀生的定义是非常简单的,好多家长就一句话:第一成绩好,第二名次靠前。这二者之间咱们家长更注重的是什么?是名次,是考了第几,只有名列前茅的孩子才是我们家长心目中的优秀生。但是,每一个优秀生的背后都有两个勤快而负责任的家长,也就是说,孩子的优秀,对家长的要求是很高的,每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环境,即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个家庭环境包含着父母的修养,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语就是“家风”。孩子是不是优秀,家长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每一个优秀的孩子,他的优秀一半来源于自己,另一半则来源于家长,而属于他自己的那一半里面至少也有百分之五十是由家长的优秀培养出来的。如果孩子的两个家长并不都是勤快而且负责任的,我认为至少每一个优秀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尽心尽责的妈妈。这也是优秀生为什么能保持优秀的原因之一。今天到场的各位优秀生家长里面也是妈妈居多。根据我个人对优秀生家长的观察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优秀生的背后真的都有一个尽心尽力的妈妈,是孩子优秀的保证,这一点是不可缺少的。

  那么,从学生的角度看,优秀生又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优秀生主要分三种,第一种叫做“根性优秀生”,用孔子的话就是“生而知之者”。什么叫“生而知之者”?一句话解释,天生的,根性优秀。然而根性优秀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国外做过一个科学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和相对智力最差的人各占千分之五,也就是说一千个人里面只有五个,从概率的角度来讲是非常低的。什么样才算根性优秀?用一个流行的词汇即属于人类当中的“异类”,就是天生的特别的聪明,比如说霍金那样的人,不是学出来的,不是学能追上的,那就叫“根性”特别好。我们以钱学森为例,他36岁就能成为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同时也是美国火箭研究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样的人就叫做生而优秀的人。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优秀的,所以他回国以后带领我国火箭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而我们大多数孩子属于什么类型的呢?即第二种勤奋优秀生,用孔子的话叫作“学而知之者”。就是说作为学生,他比别人学习习惯更好,付出更多也更努力。正是由于勤奋努力有好习惯,所以才变得优秀。那么,对于这样的优秀生,什么才是他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勤奋,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优秀的根本点就在于勤奋,所以一旦他失去了勤奋,也就等同于失去了优秀。我们大多数孩子是因为勤奋才优秀的,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勤奋、坚持始终。他必须一直勤奋下去,那么家长就要明白,一直勤奋下去是很辛苦的。在座的各位家长可以回忆一下自己上高中的时候,有的家长可能从农村考学出来,比如衡水等地的中学,这样的家长肯定印象特别深刻,当你回忆起你的高中生活,现在会觉得可能那个时候挺幸福,可是你仔细想,如果让你一直过那样的生活,你会怎样?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像衡水中学、武邑中学等好多高中的老师都非常伟大,因为有的人高中上了三年,而他们却上了一辈子,因为他们后半生的工作一直坚持勤奋——每天五点半起床。如果孩子一直保持这样勤奋的状态,有时候觉得孩子可怜愿意让他多睡一会儿,好多时候不忍心叫醒他。但是孩子的勤奋是不能丢掉的,因为咱们孩子的优秀是一勤奋作为他的根本符号的,一旦放弃了勤奋,所有的优秀就会消失,他的勤奋如果打了八折,那么优秀就会打八折,如果勤奋打五折,优秀就会打五折,如果他从此不再勤奋了,那么他从此也就不再优秀了。所以一旦你想因勤奋而优秀的话,只要你开始了勤奋,这就是一条不归路,一定要始终坚持下去。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始终坚持勤奋?这也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怎样让一个世界观还没有成型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累也不觉得累,苦也不觉得苦。如果你家孩子现在觉得学得累、学得苦,当他有情绪时,你应该这样告诉他:勤奋的最高境界就是你从辛苦地学习中捕捉到的乐趣,是付出的快乐。第三种相对优秀生,这个比较好理解,在一个群体里总会有第一名,即在这个群体里优秀,但是这种优秀生很难保持下去,因为群体会发生变化。比如说你在原来的小学考第一,但是你到了中学是不是还能考第一,甚至你的名次下降了很多,我们的家长就会认为这个孩子出了问题,其实并不一定是孩子出了问题,可能哪里也没有问题,这是正常现象。

  每一位家长眼里的优秀生和孩子眼里的优秀生未必完全一致,我刚才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勤奋优秀生,那么我想问一下,如果你家孩子很勤奋但成绩很不好,你认为他优秀吗?我认为可能大多数家长都会觉得他不优秀,因为每一位家长当别人问起自己家的孩子成绩怎么样的时候,他会骄傲地说在班里考了第一名或者第几名,这是作为家长最有面子的事。所以每一位家长最关注的是什么,你们眼里的优秀,永远的第一名,你家孩子只要考第一你就觉得非常优秀。永远的第一名就是家长眼里的优秀,或者至少考个前十名,年级的名次你们很在意,你们非常在意孩子的名次,所以家长眼里的优秀是什么?就是名次,而未必关注的完全是成绩,你们更多地把优秀定位在名次上,只要名次靠后,孩子就不够优秀,就对孩子的优秀产生怀疑。恐怕你每天回到家以后问的最多的也是孩子考了多少名,在班里多少名,年级多少名,我相信只知道总分不知道名次的家长恐怕很少。你们更多地会向老师打听我家孩子考了第几,这就是家长眼里的第一种优秀。第二种优秀——考满分,小学的时候你家孩子可能会考双百,你很高兴,觉得孩子很优秀。可是如果你家孩子考了95分,你马上会问:“你们班有多少满分的,95以上还有多少人?”孩子会说还有十个、二十个,然后你就会觉得这个成绩不行。95差5分满分,可是咱们国家认定的什么叫优秀?即85%,100分的题考85就叫优秀。小学如果你家孩子考了85,我相信你们会急死,你们没有人会认为孩子很优秀,如果有,那你们可能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了,除非你家孩子考了85还是班里的第一。即使你家孩子考了74分但是班里的第一,你也会认为孩子是优秀的。其实孩子并不需要这样的认可,因为他距离满分,距离我们从分数上要求的优秀标准都差得很远。可是家长们的眼里就认为孩子是优秀的,因为他是第一名。我们何曾把孩子的优秀定位到成绩上呢?我们更多的容易定位到哪?是名次而不会定位到分数上。可是为什么要关注分数呢?不要把名次优秀放到第一位,不要总是让孩子和别人比,也不要总是强化孩子的名次。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85分有点低了,那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孩子的要求提高5个点。我认为现在大家都很勤奋,所以优秀生的标准应该往上提5个点,即90分为优秀。你家孩子如果考到了90分,就可以认为是优秀。如果孩子考了90分意味着什么?就是总分的90%,河北中考120满分的试卷,百分之90就是108分。五张卷都是108总和就是540分,再加上体育微机理化生实验50分(大多数优秀生都能拿到满分),总共是590分,基本上就能够600分了。600分的孩子叫优秀吗?真的就是优秀生。所以要告诉大家一个测算的标准,看你家的孩子是否优秀,要用90%来衡量。所以当你孩子所在的班50个人里有40多个人考了90多分(100满分)而他排在40多名的时候,也不要认为孩子成绩差。这就好比坐动车,不是只有坐在第一节车厢第一排一号座位的孩子才优秀,就算是坐在这趟动车的最后一节车厢的最后一个座位,只要在这趟车上,他们就能同时到达终点。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逼他去抢第一节车厢的一号座位呢?同时到达目的地就意味着我们更需要关注的不应该是名次,而是关注孩子是不是进入了这个优秀的团队。因为优秀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位置。而我们家长眼里的优秀往往是那个位置,谁坐上了谁优秀,其实这是不对的。如果你孩子所在的班里有40多个人考了90多分(100满分),那说明这个班级整体优秀,你应该感到欣慰,因为你家孩子和这样一群优秀的人在同一个班级里。如果家长逼着孩子去争第一,慢慢地孩子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害怕考试。所以说孩子如果考试紧张,最大的问题可能来自于家长。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从来没有说过孩子,但你幽怨的眼神就证明了一切,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说我从来不批评他,可是你们家有冷暴力,我认为沉默有时候恰恰就是冷暴力。所以我要告诉各位家长的是:以后衡量自己家孩子是否优秀,以90%为界。孩子考了90分,你回去要特别高兴,你要告诉孩子他很棒,很优秀。一定要学会欣赏孩子,因为中国的大多数父母是非常疏于表扬孩子的,尤其是在学习上。很多孩子刷个盘子都能得到家长的大力表扬,即便属刷得很不干净。盘子上有点瑕疵你都能很高兴地表扬他,那为什么成绩上有一点瑕疵你都受不了呢?为什么家长的要求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我觉得我们作为家长,你的爱必须要包容,要有宽度,如果你对孩子的爱太过刻薄,那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伤害。

  优秀生还面临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越是优秀的孩子参与的竞争就越多,竞争使孩子显得不优秀。最优秀的孩子参与的竞争最多,因为优秀生走不出竞争的怪圈,他们始终被集中、竞争、淘汰,再集中、再竞争、再淘汰。孩子从小学来到中学,学校把优秀的孩子放到一起学习,可能你家孩子原来在小学是第一名,而现在他可能在班里掉到了60名,总是有最后一名对不对?只要排队就会有最后一名,最后一名和第一名位置是永远存在的。什么叫竞争?竞争就是要排队,竞争就会有名次,竞争就会有高低,所以优秀的孩子越会不断参与竞争,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参加工作都会不断参与竞争。我们的孩子不断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能够考到家长满意名次(前十名)的孩子一个班里只占20%,80%的机会是考到二十名以外,所以你家的孩子做好准备了吗?那你又做好准备了吗?你接受得了吗?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孩子的不断地参与竞争,他成为家长眼里优秀生的概率在不断降低,因为越来越多优秀的人被集中在了一起。

  而处在竞争中的人往往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勤奋优秀生打败了相对优秀生,根性优秀生又战胜了勤奋优秀生。为什么根性优秀生又战胜了勤奋优秀生?因为现如今每个父母都要求自己家的孩子勤奋,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结果,孩子天生聪明,根性优秀,同时他还很勤奋,他们的勤奋程度甚至不亚于勤奋优秀生,那会怎么样呢?勤奋优秀生一定会被根性优秀外加勤奋的孩子超越。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你做好准备了吗?你能接受吗?所以咱们家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旦孩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家长就会开始从第三方找原因,如教师是不是没有好好教育。然后从孩子身上找原因,怀疑孩子是不是不够勤奋,开始指手画脚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想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占满,都归你指挥。但是指挥的结果往往是什么?孩子不学了。我们这些孩子在参与竞争的过程当中,遇到成绩下降的时候,作为家长,在分析原因时,从教师身上找原因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可能班里其他孩子的成绩还都不错,这可能说明教师的教学没有问题。所以家长们往往会从孩子的身上找原因,然后就会不断提高要求,给孩子施压,但孩子不是橡皮泥,可以随意捏出各种形状。他们勤奋的时间是一定的,是有限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这其中睡眠时间需要保证、吃饭时间也需要保证。另外,人还有一个特点,就好比当我们把一间屋子塞满东西的时候,这件屋子就缺乏灵气,人也是如此,所以每个人每天都应该有留白的时间,即有空闲下来的时间,用来思考或者做一点喜欢的事情。如果这些时间都没有,那么孩子会很痛苦。不是你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你家孩子就会变得更优秀,相反可能填得越满孩子越缺乏灵性和想象力。现在我们的孩子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家长不要把孩子和自己过去相比,那个时候勤奋还有可能脱颖而出,因为在那个年代,家长不像现在的家长这么重视教育,也不像现在这么多勤奋的孩子。现在,尤其是城市里大部分的家长都会逼着自己的孩子勤奋,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就算一直勤奋也未必能脱颖而出。作为家长首先要有这样的思想认识,要知道我们的优秀会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每一个孩子都面临这样的困境。

  第二个造成孩子“不优秀”的原因在于知识量级的增加。什么是知识量级的增加?举个例子,孩子小学的时候为什么能考双百?因为那个时候的知识非常简单,是很容易驾驭的。但是简单的知识中取得的优秀不代表孩子在后期也一定能保持这样的水准,因为随着知识的难度增加、数量增加,孩子处理不同量级知识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完全是后天培养的,也不是完全靠勤奋就可以克服的。举个例子,虽然拖拉机也叫机动车,可是会开拖拉机的人未必能开汽车,这是不一样的,因为复杂程度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这种复杂程度不是一个简单地叠加。所以知识量级一旦增加,孩子是否具备驾驭的能力,还能不能把问题处理清楚,以及还有没有归纳、筛选重点的能力,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的。当孩子面对的知识量级不断增加的时候,他处理问题能力的高下会决定他在竞争当中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面对这样的竞争,孩子成绩的下降有时候是客观存在的。有很多家长经常来问我:“老师,我家孩子小学真的经常考双百,从来没考过现在这样的成绩。”有些孩子以前小学考90多分,现在只能考70、80多分甚至更少,家长特别着急,甚至开始怀疑教师不行、班主任不行,怀疑教学质量不好。所以知识量级的增加影响了孩子的优秀,这也是我们特别应该要注意的地方。

  孩子在竞争和知识量级的增加中变得不再优秀往往会引发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的成绩掉下来了以后,他的灵魂谁来撑住?我们好多孩子成绩掉下来的时候,家长首先会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如果孩子很听话,当他拿着成绩单回来的时候内心会是怎样的忐忑?家长想过没有?所以这个时候,你试想一下孩子的心灵世界,我认为他的灵魂是很孤独的,是凄苦的,是没有人能理解的,时间久了是很可怕的。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家孩子考得不理想,他的灵魂谁来撑住?记住,你来撑住,不能让孩子独自撑住。当他考得不好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其实,越是优秀的孩子往往越缺少失败的经验,而人这一辈子,失败的经验恰恰是人优秀的原动力。我记得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个调查,把各省的高考状元拿出来对比,观察他们现在的发展,发现恰恰相反,他们中很少有人取得特别大的成就。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做过一个统计,取得成就最大的是那些班里5到15名的孩子,并不是那些前5名的孩子。所以,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往往是那些受挫折较多的人。新东方大家都知道,它的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考了三年大学,英语成绩第一年只有30多分。第二年他又去参加考试,依旧没有考上。到了第三年,他发愤图强,英语考了全县第一,名次也是全县第一,在复读了两年之后,他终于考上了北大。俞敏洪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在大学里他认为周围的同学太优秀了他跟不上,所以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大学四年要读800本书,而他也真的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读完了800本书。我算过一笔账,一年有52个星期,按50个星期算,800本书除以4,也就是一年200本,再除以50 ,也就是说一星期就要读4本,平均两天就要读一本书。俞敏洪除了两天要读一本书,他还要学习他的专业,所以新东方今天的优秀和俞敏洪大学时期的勤奋积累是有很大关系的。同时这背后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俞敏洪经历了三次高考,在北大垫底,用《中国合伙人》里面程冬青的话说,他就是一个loser,是一个失败者。是什么给了俞敏洪力量让他把新东方做到今天这么强大?那就是他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作为一个勤奋优秀生,他经历了太多的失败。高考就失败了两次,直到第三次才成功。在大学里也是成绩垫底,但是他非常努力,他认清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要坚持我的勤奋,我要一直勤奋。”每一个因勤奋而优秀的学生,一旦你想成为优秀生,勤奋就是一条不归路,你不可以回头,也不可以停止,但是只要一直勤奋下去,你就会达到人生的巅峰。我们中有好多人可能学生时代很勤奋,工作之后就不再勤奋了,所以就变得平庸了。参加同学会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多同学原来上学的时候很优秀现在很平庸,而那些上学的时候很一般的孩子反而现在很厉害,为什么?因为他们工作之后比你要勤奋,所以就变得优秀。这就意味着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一直勤奋,而不是第几名。

  另外,从心理上,小学六年,时间太长了!孩子可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在班里考第一,六年的时间,一直考第一,六年的时间有多长?如果按照六十岁退休计算,这就是人生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人生一直优秀,一直考第一,老师表扬,家长夸奖,亲戚恭维,孩子早已习惯了成功和优秀。六年养成的习惯好改吗?上了初中,突然考到了30、40名,孩子能接受吗?他在小学从来没有失败过,一直考第一,一旦现在不是第一了,甚至掉到了20、30名,他承受得了吗?因为小学六年的优秀期实在是太长了,他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心理预期。小学的家长一定要带着孩子参加更大型的比赛,一定要让主办方公布孩子的名次,要让孩子知道,他不是最优秀的,要让他有失败的人生体验。千万不要总是第一,始终没有失败的人生体验,那他的人生就失去了一种宝贵的经验,这是非常危险的。成功和失败对人生同样重要,而好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经历了太长时间的成功,他们在心理上更能接受成功的自己,接受不了失败的自己。除了这一点,我们家长还应该看到,我们的孩子现在成熟的比较早,他们懂得要面子,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大约从小学5、6年级开始,他们就开始需要自尊了。自尊心越强的孩子接受自己的缺点就更困难,他会更加难以消化自己的失败,这应该引起家长高度重视的。

  升入初中以后,面对激烈的竞争,一旦名次靠后,孩子面对的压力该有多大?有老师的、家长的、亲戚的、同学的、还有自己的,其实孩子的压力比家长大,尤其是自我觉醒早、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孩子。从性别上来说,觉醒比较早的孩子是女孩,但是男孩一旦出问题,比女孩还麻烦。他的自尊非常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这个时候孩子面临的压力比家长还要大。可是作为家长,这个时候你有没有和孩子站在一起?你是让他瘦弱的肩膀一个人扛?还是你们一家三口一起扛?好多家长不光让孩子自己扛,而且还给孩子加了点压力——又多了一些批评,这对孩子来讲压力就更大了。

  马克思说过:“世界是矛盾的。”其实人生也是矛盾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矛盾。矛盾是什么?就是这一阶段的人生的主题。孩子上学期间的矛盾是什么?就是学习成绩的好与差。一旦不能承受学习成绩带来的压力会出现什么现象?那就是转移。我们在学校也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周一请假的孩子其中一部分确实是真病了,但还有一些并不是。假装生病往往是因为周末的家庭作业没完成,于是跟家长谎称自己病了,然而到医院检查之后却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因为一旦孩子说自己病了,那么这时候人生的主要矛盾就转移到了健康和不健康上了,而学习的好与坏就变成了次要矛盾。所以孩子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每当他对学习有所逃避的时候,就说明他的压力过大了。当矛盾过于尖锐时,他就不能勇敢面对这个矛盾了,他就会选择逃避。其实矛盾一直都是存在的,当矛盾缓和时,孩子就会感觉生活很美好,成长很快乐;当矛盾紧张时,孩子就会觉得生活很疲惫,成长不快乐;而到了矛盾尖锐的时候,孩子就只能感觉到生活很沉重,成长很痛苦。既然矛盾是一定会存在的,那么我们要做的是一定不要让矛盾变得尖锐。矛盾一定要适当地紧张,不能太放松也不能太尖锐,要注意一定不要让矛盾激化,矛盾一旦激化,孩子的问题就不是学习好坏的问题了,就变成了学与不学的矛盾。当矛盾太尖锐时,孩子不能面对这样的生活,他就会选择逃避这个矛盾,而逃避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逃避,也就是完全不学习了。一旦你发现孩子压力过大了应该怎么办?你要做的就是缓和这种矛盾,你要学会暂时不要盯着主要矛盾,适当放手,把一切交给时间。如果把矛盾放一放,时间就是朋友,时间就能让孩子消化一切。但是如果你把矛盾弄得很尖锐,时间就是敌人,时间越长,矛盾也越尖锐。一旦爆发,矛盾就会转移,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

  其实,孩子的“不优秀”都是比出来的,因为我们最容易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有的是亲戚家的孩子,有的是邻居家的孩子,另外还有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自己随便编一个人家的孩子,然后拿出来跟自己家孩子说:“你看XX……”唯一不变的是总有个X家的孩子和你家的孩子比,让你家的孩子望尘莫及。试想一下,你家孩子会怎样?如果比较的对象的高度是孩子能够学习和模仿的倒也可以,然而好多家长给孩子的目标往往都是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试想一下,孩子的压力该有多大,他该多痛苦,他会觉得我怎么努力学习都不能到达“别人家孩子”的程度,我何必呢。我们总是给孩子一个无形的标准,即便我们每个家长都听说过“人比人得死”这句话。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跟马云比,那恐怕我们死个十次八次也不冤枉,毕竟人家马云一年挣20多个亿,他一个月挣的钱我一辈子都挣不到。不过据说马云每天也很苦恼,他苦恼的是自己的公司是不是一直能保持优秀。如果我们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孩子比的时候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拿自己和别人比一下,比如说那个XX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他妈妈又是干什么的?哦,人家父亲是清华的,母亲是北大的。可是,我们更多的家长只是拿孩子去比较,绝不拿自己比,那为什么我们非要这么逼孩子呢?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拿他跟别的孩子比。成绩能达到90%就是优秀,只要他能达到这个标准,你就要鼓励他。你会发现,孩子的勤奋加上你的鼓励,他会变得越来越优秀的。相反,如果他的勤奋加上你的打击和压力,他就会越来越萎靡不振。

  孩子的学习不只是为了中考和高考。我们好多家长一提到学习就是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其实孩子的学习真的不只是为了中考和高考,今天的教育真正应该实现的目标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终身学习。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是一直在学习的人,工作之后一直坚持读书的人往往都是单位里的佼佼者。马云杭州师院毕业走到今天,一直坚持勤奋学习,他的演讲很有深度,打太极也是高手。所以不要根据孩子在某个学段内表现的好坏来断定孩子是否优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只是一个个学段,学段的结束不代表学习的结束,学段的优秀不代表人生的优秀。其实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是一直很勤奋的人,孩子一直在努力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和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要让孩子优秀,最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学会终身学习,知道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择什么,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会的。而各位家长也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以三年为限,一定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包括将来孩子要从事的职业,孩子的人生方向是什么等等。

  另外,孩子是社会的“公产”,不是家长的“私产”,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你的道路不可以复制给他,你的梦想也不能强加到他的身上。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你也有你时代的局限性,他跟你真的不一样。你们的年龄不同,喜好也不相同,孩子爱看《三体》,而你可能更喜欢金庸和古龙,时代决定我们有不同的见识。我们应该让孩子走他自己人生的路,我们只是给一个宽泛的标准,而不要制定细则。成长具有多样性,也具有很强的偶然性。我们看到的历史就是过去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孩子的成长就是现在的历史,所以每件事都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别人。

  只要是这样的孩子我认为都很优秀:首先,学习很用心;其次,心里很阳光;最后,身体很健康,这样的孩子都应该是父母眼里的优秀生。

责编:檀旭涛
 
新闻排行  
平山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七次会议
宽城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对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工
邯郸市肥乡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区政府2
昌黎县人大机关支部开展“迎五一·颂五四”活动
栾城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城区交通秩序治理工作
肥乡区人大 高超联合举办政府系统承办工作交办
肥乡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抬一召开“河北发展,
遵化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五星级”人大代表之家(
乐亭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