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96.25亿元,首次超过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4%;占GDP比例为4.22%,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新华网)
用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教育发展水平是国际通用的方法。据介绍,世界平均比例为4.9%;发达国家平均比例为5.1%;欠发达国家平均比例4.1%;在128个计算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国家中,中国仅排在第104位。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年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目前,教育投入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例达到4.22%,教育投入成绩斐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确实应该划出更大的财政蛋糕投入教育事业。观察教育投入是否达标,既需要宏观视角,也需要微观视角。那就是,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要把教育投入的钱用到刀刃上,完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遏制教育乱收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让广大民众从中受益。
当然,要落实教育投入目标,既需要中央财政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也需要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拿出诚意、付诸努力,在教育投入与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上把一碗水端平。从某种意义上讲,用好教育投入比增加教育投入本身更重要。这不仅要加强教育经费审计,避免教育经费跑冒滴漏、被人中饱私囊;也要防止教育经费为重点学校锦上添花,不为薄弱学校雪中送炭。如果说大学有重点非重点之分的话,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不应有好坏之分。在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上不仅不能厚此薄彼,而且要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让贫困生吃饱穿暖、不失学,避免校车事故悲剧重演。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如果教育均衡尤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备受公众诟病的择校问题迎刃而解,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也将指日可待。
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讲,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应该把新增义务教育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但是,地方政府基于教育政绩的需要,并不愿意大规模投资薄弱学校建设,因为名校基础本来就不错,投入名校效果立竿见影,容易出成绩,而薄弱学校投入欠账太多,见效比较慢。地方政府往往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名校身上。由于名校与薄弱学校投入、发展不均衡,形成了薄弱学校招生困难,名校人满为患的择校局面。
虽说不少地区开展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活动。教育资源经过整合补充,名义的重点学校被取消,薄弱学校的情况有所改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有所改观,但是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这既有硬件差异,也有师资力量与教育环境的差异。而一些地方谈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多像肯德基开店一样,倾向于给薄弱学校补充硬件设施。学校师资力量与教育教学管理等教育软件配置成了教育发展的软肋。
因此,政府不仅要从宏观角度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而且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微观角度对教育投入资金分配使用做出周到的制度安排,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如果没有配套监督问责机制跟进,有的学校教育经费花不完,薄弱学校缺钱花的尴尬还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