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即将入住的新居,寿长寺村村民笑逐颜开。任光阳摄
12月17日早6时,天未亮,气温零下20℃。
裹着厚厚的棉衣,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阜平县石滩地村第一书记白志国便来到了村民耿喜怀的木耳大棚。“木耳上市时节,一定得抓紧时间把木耳卖出去,早点儿来盯着心里才更放心!”起早贪黑,了解各家情况、谋划各类项目,已是驻村干部的常态。
“棚是人大干部帮着建的,木耳是人大干部帮着管的,卖也是人大干部帮着卖的,是人大干部带着俺们过上了好日子!”一说起脱贫,老耿总是充满感激之情。
多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一直帮扶在贫困一线。从2017年3月开始,对口帮扶村调整到全省深度贫困县——阜平县的三个位于太行山深山区的深度贫困村石滩地村、寿长寺村和上堡村。自打进村那天开始,驻村干部们就和乡亲们手拉手、肩并肩,一起摸爬滚打,通过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分类施策,精准脱贫,奏响了深度贫困村精准扶贫的“最强音”。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三个村的贫困人口由698人降到了280人,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乡亲们脱贫致富求发展的精气神儿更足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更强了。
省人大常委会驻石滩地村第一书记白志国(右)和村民在设施大棚里摘木耳。任光阳摄
产业扶贫 治穷根 稳脱贫
石滩地村、寿长寺村和上堡村都是深度贫困村,都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对此,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选派最优秀的干部驻村帮扶,整个人大机关作为坚强后盾,前方后方齐发力,形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范照兵任组长的机关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吴时茂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阜平县提出2019年脱贫摘帽工作目标后,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又进一步加强帮扶力量,安排吴时茂带队,农工委副主任刘彦朝、研究室副主任祝晓光、民侨外工委副主任杨子民等三位副厅级干部各驻一个村参与帮扶。
“这么大的官儿,拎起铺盖卷一头就扎到村里,一个村一个村走,一户一户访,一忙就是十几个钟头,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说起省人大常委会的吴时茂秘书长,寿长寺村的高小三、贾改荣夫妇齐竖大拇指,“忒认真、忒细心,俺们老百姓可感动啦!”
产业是基础,驻村干部发现,三个村困在基础落后,穷在产业缺失。在深入研究村情、问计于民基础上,他们谋划实施了切实可行的木耳种植项目。记者了解到,刚种木耳的时候,为了赶上农时,驻上堡村第一书记徐华早上5点进棚,晚上9点出棚,中午就啃方便面,愣是带着大家用15天的时间完成菌棒下地。
省人大常委会驻上堡村工作队队员张亚洲(左一)、砂窝乡党委书记韩富扬(左二)与贫困户孙爱琴拉家常。任光阳摄
12月17日晚上8点,循着点点灯火,记者来到上堡村贫困户张海军家中,发现农家小小餐桌上如今多了新食物——木耳和核桃。“日子越过越好,家里离不开这俩‘宝’。”张海军妻子孙爱琴张口带笑,“只要有空儿,随时能到人大帮忙建的木耳大棚打工,按小时挣钱养家。”
为支持这三个深度贫困村大力发展木耳产业,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又筹集资金9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帮助三个村成立合作社、引进专业化公司、实施土地流转。今年三个村共种植木耳74亩、84.15万棒,发挥了贫困户增收主渠道作用。此外,驻村干部还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通过帮助发展中草药种植、林果产业、家庭手工业、养殖山羊家禽、经营农家乐等途径,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增收。
“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木耳有了收益,老乡们拿到工资时不停地说‘人大干部真好啊!’那时,感觉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徐华说。
省人大常委会驻寿长寺村第一书记刘建伟(左)和村党支部书记贾俊平在整理扶贫档案。 任光阳 摄
易地搬迁 迁新居 奔富路
一走进寿长寺村,拔地而起的一排排新楼房首先映入眼帘,白灰相间的五层楼房矗立在苍莽的太行山褶皱里,别致又典雅。
寿长寺村78岁老党员白来荣说,我这个年岁能住上新楼房,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任光阳摄
“高兴!忒高兴!住上了一辈子不敢想的楼房。”78岁的老党员白来荣迫不及待地拉着记者走进她的新居,一会儿摸摸新橱柜,一会儿瞧瞧淋浴花洒,似乎怎么也看不够。“以前住的老房子像冰窖,睡觉都不敢把头露出来。多亏了人大干部,感恩哪!”白来荣边说边用袖子擦着眼泪。
2017年3月进村时,驻村干部在走访时发现,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了三个村的发展。省人大常委会领导进一步调研后提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应首先从住房、道路、水利等方面下功夫,精准发力,补齐发展短板。
对于祖祖辈辈深居大山的百姓而言,告别故居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老房子拆了,啥都没了!”“以后新房能不能给我的孩子?”“那些种地的家伙式儿放哪儿?”曾经,各种疑问悬在百姓心头。“最好的办法就是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一户一户做工作,一家一家解开心结。而且还把楼房的规划、未来的发展详细讲给每一个人,在百姓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驻寿长寺村第一书记刘建伟介绍说。目前,寿长寺村12栋楼房已经竣工,9月份143户村民领到了钥匙;村综合服务楼主体完工,小学、文化中心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上堡村和石滩地新村住宅楼这个月也已经了分房。
按照搬迁小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同建”要求,三个村配套的产业园区和公建项目也在加紧施工,确保贫困群众“搬得进、稳得住、能脱贫”。
记者了解到,着眼于“后三年”和“三年后”,省人大常委会领导还多次到村实地勘查,提出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并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和措施,建设新时代乡村文化,不断提高新村的产业发展、生活水平、保障能力。
省人大常委会驻石滩地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提升了扶贫脱贫工作效率。任光阳 摄
结对帮扶 精准施策 打赢攻坚战
12月16日,石滩地村的贫困户耿耀新早早来到村口:“俺大妹子要来了。”他兴奋地告诉记者。
将近中午,耿耀新所说“大妹子”终于来了。原来,是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主任郭红,她是耿耀新的结对帮扶人。300里路,4小时车程,从石家庄到石滩地村,郭红已记不清走了多少次,让她难忘的是,每次来,与帮扶户的感情便又深了一层。“我们是结对帮扶,也是亲戚。”
“快尝尝,山里的核桃肉厚,好吃。”耿耀新捧出核桃。郭红知道,这是山里老百姓招待客人最珍贵的礼物,她心里暖暖的,眼里也湿湿的:“我们不能眼看亲戚受穷,一定得多想办法,让老乡们在新时代富起来!”
郭红只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的代表之一。为强力推动重点扶贫项目和重点工作,省人大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深度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台账》和《结对帮扶应知应会手册》,按照每名厅级干部和实职处长负责2户,其他干部每人负责1户的方法,对3个贫困村共3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各驻村工作队提前准备各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制作出《结对帮扶工作提示卡》,帮助机关的帮扶责任人明确目标要求和工作内容,做到精准帮扶,有的放矢。
“扶贫对象致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家里缺乏劳动力,有的是家人长期有病,有的是孩子上学,也有的是好逸恶劳。结对帮扶让我们把真正阻碍脱贫的‘穷根’挖出来,分类施策,扶到点子上,帮在急需处。”吴时茂说。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不少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帮助贫困群众的故事:财经工委主任王昌得知石滩地村贫困户耿玉成包种四棚木耳销路不畅时,立即联系两家企业,不但耿玉成的3000斤木耳顺利售出,还包销了三个帮扶村的1万斤木耳;民侨外工委邬庆多次到寿长寺村帮助因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的贫困户魏金来,并与保定市、阜平县残联对接,帮助申领助残补贴……
省人大常委会协调推动大沙河河道整治工程,在提升抗洪防汛功能的同时,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任光阳摄
驻村干部和机关干部合力,汇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股洪流。贫困渐渐成为过去,外出的村民开始返乡。“省人大常委会用心、用力、用情,扶真贫、真扶贫,把乡亲们的心气都带起来了,干劲儿都鼓起来了!”上堡村党支部书记孙燕飞告诉记者。
孙燕飞所说正是几天来记者采访的切身感受。尽管已是严冬,记者却仿佛已经看到奔涌而来的春意!(记者常素莉 冯立华 任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