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泓润林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坐落于平山县岗南镇的一片丘陵地带,在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板结的土地与小山丘遍布于此,但四年后的现在,环山道路整洁庄严,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多个采摘区域特色鲜明,水库的水缓缓流进山坡下的大湖,这里变得美丽而多彩。2014年10月,河北泓润林木种植有限公司在这里规划了10800亩面积土地,投资10.3亿元,把这片土地变成了绿化典型。谈到当初的想法,该公司创始人李伟国开玩笑地说自己是为了“颐养天年”:“当初没想到要把产业做得这么大,只是想要整合一片地,帮扶附近农民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养老,但是事情就这么一步步做起来了。”那么,这个从创始人“养老”构想中一点点建立起来的美丽园区,究竟是如何成为现在的规模的呢?
生态园的转型之路
原来河北泓润林木种植有限公司还是河北省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规划的一万多亩地涉及尚家湾、胡家咀、东岗南等8个村庄,2014年李伟国为这八个村子的村民带去了脱贫的希望,四年过去了,公司已经帮助岗南镇122个贫困户、369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同时还带动了周边45个村加强农业科技的提高,使得至少5266名群众直接受益。那么这个脱贫的跨越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多亏了公司采用的利益联结扶贫机制,顾名思义,扶贫便是为了让贫困的人们获得利益,为了实现这一承诺,公司探索出“三金”模式助力脱贫,分别为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红金。最近,李伟国又提出了新的一“金”,“现在周边的果农、菜农可以和我们合作,他们把产品卖给我们,然后走我们的品牌再向市场出售,从而获得收益,使得他们不用再担心销路的问题。”李伟国说:“这‘四金’也是我们为贫困户提供的四种脱贫发展模式。”
2016年公司拿到了国家有机产品证明,从那以后每天要用专门的仪器检测十几次,他认为生态园这样的作为不仅仅可以帮助周边的农民致富,而且还可以对农民起到引领、示范、带动的作用,他希望公司能为周边的农村带去更多的农业科技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扶贫工作,李伟国认为生态园恐怕难以为继,因此他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等号召,努力建设一二三产业结合的基地。现在基地通过“规模化开发、精品式建设、集约式经营、产业式扶贫”等方式进行综合开发,得到了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生态园刚刚开始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的模式,而第二产业仅仅涉及制作果酱、罐头、葡萄酒等小型加工,一切还待努力。10月11日和12日在平山召开的第三届石家庄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泓润生态园也是一个旅游项目观摩点,这说明这种模式走对了,取得了成果,得到了承认。而目前,基地已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打造了生态果园区和精品果园区。生态果园区已栽植核桃2300亩、苹果400亩;精品果园区已完成种植嘉宝果、菠萝蜜、莲雾等热带特色果树2万株,樱桃3万株,蓝莓3.5万株,无花果5000株,葡萄2万株,冬枣1.5万株,火龙果2万株,猕猴桃2000株。这不仅仅是农业区,更是可以举办采摘活动、参观活动的旅游区。
经过多年对农业的研究,李伟国认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更新比电子产品还要迅速,农业的科学或许是农民致富的新道路。“我们园区和河北农业大学、农科院等组织合作,成立了农业科普课堂,基本上频率是每月四次,周边想学习的、想科技致富的农民可以免费报名参加,我希望我们迎来的是共同进步。”
对农业的情怀造就了这一切
基地山坡下的湖泊随风微荡,一只可爱的大黄鸭“飘”在水面上,迎接着来生态园旅游的客人。如果想要参加参观、采摘活动,还需要上山,生态棚伫立在山坡上,像是一个个房子;柿子还高高挂在枝头;温室中的火龙果变得沉甸甸的……如今生态园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让人难以想象它在四年前会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土坡。李伟国在建造这里的时候就秉持着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想法,他颇为自豪地讲:在石家庄雾霾最严重的时候,生态园这里也只是飘了几个小时的雾而已。
这样美丽的地方是李伟国自己设计的,他说创业当年十分艰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决定自己来规划,既然是自己做,李伟国走了不少弯路,也耗费了不少心血,幸而他看得很开,还一再强调他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他有对农业的情怀。李伟国的眼睛在放光,就像一些刚开始创业的小伙子一样,谈到梦想,眼神里就好像有星星:“现在做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真的是需要极大的情怀去支撑。这里是生态园,种植的都是有机产品,卖不出去,我宁可它们烂了,也不愿意降低品质。”在李伟国看来,他有这样的想法仅是因为“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尽管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政策越来越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资农业,但是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国家补贴,还一部分则是“跟风而行”,他们都无法做得持久。“他们对风险的预估都不够,也没有恒心和耐力去一直做这件事情。但是2014年我决心把这些贫困村的土地流转、集中起来的时候就知道要往里面投入不少钱,而且我要对这些周边村子的村民负责。”生态园向村民提供工作岗位,有不少人都在李伟国这里打工,李伟国把大家的生活都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借钱也要把大家的工资发了。2016年是我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候真的是全部的钱都投入到生态园的建设中了,我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也都被生态园牵绊住了,那一年过年的时候我差一点没发出来工资。”在建设生态园的过程中,李伟国遭遇过许多次这样“不足为外人道”的困难之处。李伟国笑称自己现在连十块钱都要省下来,只为了能再买一株树苗。
李伟国早年曾经营煤炭生意,凭借聪明的头脑赚了不少钱,也积累了许多人脉,在做煤炭生意那几年,他一方面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一方面也看到了从挖掘煤炭到整个第二产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有这样的眼界,才使得他愿意积极响应转型升级号召,投资建设林果产业基地。他把这片生态园建设成了引进社会工商资本投资太行山绿化的典型。现在李伟国是石家庄市人大代表,他对农业的发展很上心,他认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李伟国说:“我希望我们能扭转对农业的看法,农业可以有很多种模式,比如现在国家支持的一二三产业结合,而不仅仅是在地里面干农活。思想的转变和现实的转变都是需要时间的,我愿意做转变的人,我觉得现在支持的力量这么多,只要想做就能做到。”
记者:赵苗苗 摄影:王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