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下发的一份涉及“全面清查在校师生手机、电脑、移动硬盘”等内容的红头文件引发网络热议。13日,该校党政办公室信息科陈姓办公人员向媒体证实了这则文件的真实性。而负责具体审批、落实这项清查的学校保卫处蒋姓工作人员则称,目前该文件中的内容还没有具体落实。
“红头文件代表着管理与规范的权威,也有着强大的现实约束力。但同时,红头文件的内容必须合规合法,与法理保持高度一致。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这份所谓的红头文件,却有着“知法犯法”的意味。
这个红头文件第一条就指出,此项清查、清理工作的范围及内容为:“各单位、学院要对全体教职员工、在校学生的手机、电脑、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进行全面清查。”也就是说,学校不仅要搜查师生的私人用品,更要浏览和掌握师生在存储介质中那些私人信息。那这种清查,是不是侵犯师生隐私了?师生的基本权利何在?
网传“红头文件”截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而且,隐私权和通信权不仅受民法、行政法保护,也受刑法特别保护。
也就是说,这个“红头文件”的存在,就已经成了侵犯隐私权的证据,那这种存在,也是对文件本身的讽刺。其不仅暴露出了学校欠缺相关法治思维,更凸显了学校对师生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缺乏尊重。
确实,侵犯隐私权是高校要求清查师生电脑手机这事最直观的事象呈现,但此事所暴露的问题,真的仅限于涉嫌侵犯隐私吗?怕是不然。
学校的表态中有一条值得关注,那就是文件内容还没有落实。理由是现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几位领导正在研究商量对这个文件还要不要改,可能考虑到清查学生手机涉及到隐私等问题,清查的范围可能会减少。如此便要问了,那之前难道就没有考虑到隐私问题?现在的临时性考虑是不是对之前“拍脑袋”决策通知文件的佐证?
一个大学,做决策之前高高在上,不经过细致论证调查,且过于主观随意;而做决策之后,面对质疑又无从下手,只能暂不落实文件,不仅让自身陷入尴尬境地,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文件权威性的一种消解。所以,侵犯隐私之外,还弥漫着相关大学行政管理能力的欠缺,不仅仓促随意,更是混乱无理无法。
其实,此次学校诉求于清理的目的,自然是没什么问题,遏制高校中涉暴、涉恐、反动、淫秽等违禁、违法音视频工作,确实是高校要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但关键在于,目的没错,行为走偏。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那些争议,这个红头文件真的践行了,就真的能触及到现实目的吗?把师生的电脑手机检查了个遍,该删删,该卸载卸载,暴恐和淫秽内容就永远消失了?当然不可能,而且还很可能在删前相关内容就被转移,删了后又很快死灰复燃,那这样的现实执行意义在哪里?不仅徒劳无功,还充满着单向片面的线性思维,也难掩形式主义的低劣套路。
最奇葩的是,很可能在学校管理者的眼中,形式主义甚至大于师生合法合理的基本权利,这是最大的忧虑与隐患。再回到问题的解决层面,现实中其实还有很多良方可参考,比如可以利用校园网集体网的优势,通过技术手段拦截那些非法网站和相关游戏下载。而这只是万千合理办法中的一种,至于能不能践行,主要看学校到底愿不愿意追求践行与目的的高度统一,而又能时刻谨记不随意中伤相关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