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北京8月28日讯(记者 柴葳 刘博智)“根据中央要求,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从2012年开始,到2017年上半年,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这项工作历时5年,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作,五年磨一剑。”在教育部今天举行的“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材局局长郑富芝表示,从今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三科教材将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郑富芝强调,统编三科教材,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材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指导管理教材工作,强调要重点编好中小学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编、统审、统用。同时,这项工作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据介绍,三科教材在组织编写过程中,本着坚持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本、继承发展的原则,突出以德塑魂、易教利学、守正创新。其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原则,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生活场域逐步拓展,选取学习素材,突出德法兼修,强化实践体验,全面系统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历史教材按照重大历史事实和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以“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作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三科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的原则,专门研制了三科教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方案和实施图谱,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精选相关学习内容,设计栏目活动,采用多样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力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此外,将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后,为强调德法兼修,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
“三科教材审查首次实行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和综合审查,全面把好三科教材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田慧生表示,经审查,专家们一致认为,三科教材价值导向正确,教材的选文选材精当,教材的呈现方式新颖,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据悉,在三科教材使用过程中将继续抓好培训、持续跟踪、定期修订。建立健全国家级、地市级、县级三级培训体系,分层实施,3年完成三科教师全员培训,增强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发挥好教材育人实效。组织专家定期对教材进行跟踪调研,了解一线使用情况。专门开辟三科教材意见反馈渠道,欢迎社会各界给三科教材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结合中小学教学周期,定期对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周期内则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完善教材,不断提升教材质量。“三科教材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编出教材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郑富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