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MPA季度考核即将到来,银监部门各项风险排查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今年的“中考”对商业银行来说可不容易。大额存单、保本理财、结构性存款……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多地调研了解到,银行的“揽存”方式多种多样。
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来看,金融去杠杆远未结束,同业业务扩张受限甚至收缩,银行对稳定负债的争夺或更趋激烈,负债成本有继续上升的压力,对资产端收益率也将造成上行压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总体市场流动性可能处于小幅收紧的状态,货币市场利率大概率还会持续走高,存款利率也还具备上行空间。
“揽存”方式多样
眼看又到银行“中考”时间,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包括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的收益都有所回升。据融360的统计数据,当前北京地区定期各期限存款利率最高上浮36.67%,上海地区最高上浮36.36%,南京地区最高上浮42%。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采访北京、深圳、南昌多地的商业银行时发现,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推销力度又回升。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坦言,“今年以来,总行、分行层层考核员工的创利能力,理财产品的销售业绩是创利考核的重要一项。”
另外一家国有大行的支行负责人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吸收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理财意识越来越强的年轻人来说,定期存款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考核时可视为银行存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短期内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上升。据金牛理财网监测数据,目前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4%的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并不罕见,个别产品可以达到5%。
此外,今年以来,部分银行已悄然提高大额存单利率,其产品形式越来越多样,产品起点涵盖多种类型。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一家股份制银行官网看到,该行今年加大力度发行3年期的个人大额存单,且产品门槛包含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对应的利率为3.80%、3.88%、3.905%。
业内人士表示,各家银行个人大额存单产品日趋丰富,以年化利率来说,国有银行的利率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相比处于劣势,但各家银行均有各自的优势。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上浮50%。对此,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银行存款利率的挂牌价不可能上浮50%,但商业银行可以为高净值客户、企业客户专门定制结构性存款产品,那么利率上浮50%-55%也不是不可能。
迎“中考”和长期“作战”
银行业内人士坦言,每年6月的“中考”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都是关键“时点”之一,加上央行MPA考核的时点也在6月。从3月开始,银监会接连发布多个重要文件,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同业、投资、理财等业务中存在的杠杆高、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问题开展治理。这一系列因素都加剧了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压力,银行不得不方式多样“揽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财经青年学会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银行方式多样“揽存”是监管层加大去同业杠杆后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体现。应该说,目前银行息差尚有较大空间,上调50%对于大部分银行还是可以承受的。
对于中小银行、地方城商行来说,“中考”之后更是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多位银行人士表示,银行同业业务监管加强的过程中,银行负债端持续收紧,而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的背景下,资产端仍保持边际宽松。银行间同业资金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是金融去杠杆、同业业务监管加强的结果。目前来看,金融去杠杆远未结束,同业业务扩张受限甚至收缩,银行对稳定负债的争夺或更趋激烈,负债成本有继续上升的压力,对资产端收益率也将造成上行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对于以往扩张过快的中小银行来说,资金紧张的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需要等到存量资产端到期以后才有可能逐步缓解。
江苏一家农商行的支行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总行对存款的日均考核力度不断加大,要求支行每天的存款都有一定增幅,预计这个趋势还会持续。”
“揽存”成为持久战,从各家银行的长期限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变化可见一斑。根据普益标准的监测数据,随着长期限理财产品价格指数大幅上行,2016年底开始的收益倒挂现象终于被扭转:今年4月,6个月以上产品价格指数冲上76点。与3月价格指数相比,4月份6个月以上期限的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78%至76.17点,上升幅度有所放大;3-6个月期限产品及3个月以下期限产品价格指数分别环比上涨1.59%和0.31%。从各期限类型产品价格指数走势看,短期限产品收益涨势有明显回落,长期限产品收益快速上升。
利率短期仍将上行
熊园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货币市场利率大概率还会持续走高,也会逐渐推高银行贷款利率,相应地,存款利率也还具备上行空间。特别是,随着债券收益率不断上升,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会被动拉升,无疑也会带动存款利率上行。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表示,考虑到MPA的调控效应,商业银行业务从表外回归表内将是下半年趋势。同业业务压缩导致存款重新成为各行负债管理的重点,预计存款利率会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曾刚表示,未来随着资产端逐步到期,金融机构存量的加杠杆压力也会逐步消退,资金端需求会随之减弱,存款利率不会长期维持高位,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不足以支撑高利率环境。
金牛理财网监测数据显示,6月1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7%。收益率超5.5%的产品有3款,超5%的有60款。分析人士预计,当前资金面偏紧局面利于短期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走强,未来理财价格指数走势大概率直接受制于资本市场收益表现。(记者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