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火的共享经济风口,当然目前仍然非共享单车莫属。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的高级研究员周健曾在一次创业论坛上笑称,想要进入共享单车的要抓紧了,我担心颜色很快就不够用了啊。”共享单车之火可见一斑,虽然目前共享单车的巨头为了市场份额和稳定用户数开始了以“红包”为名的价格战,但是仍然不断有新的玩家入局,可见在盈利模式尚不明确的情况下,资本仍然青睐看好共享单车的未来。
共享单车的市场是怎么找到的?
其实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很多城市推出过共享单车的前身—公共租赁自行车,但是最后都泯然于众的悄然消失了。那么共享单车为什么能够火起来?中国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自行车王国。但是因为北上广的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发达,而电动自行车抢占了80%以上的中年人市场,导致使用自行车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少,于是传统的自行车生产企业都产生了大量的库存。家用自行车没能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代步工具,是因为一直有2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一个就是停放不方便和容易丢,居住和公共交通两点的存放非常麻烦,可能还需要自己进行一些日常的维护;第二就是自行车企业追求高利润形成较高的价格,年轻人出于面子一般会选择比较酷和较好的品牌,比如捷安特、700bike等的价格就有从3000到1万多。
城市公共租赁自行车的定点取还模式,那真是谁用谁知道。共享单车的免维护、随时取还、不怕丢、颜值高可以说完美解决了这些普及的障碍。根据网信盾的调查数据显示:所有上班族通勤的过程中约有超过40%的人有1—5公里的出行距离是很难通过公共交通解决的。而这个距离打车显然比较贵,走路又比较累;而骑自行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共享单车在满足超过三分之一人群的短距离交通问题的同时,也非常符合国家去库存和环保的政策。摩拜和ofo在创业之前想来是做过深度思考的,这也是资本持续看好的重要原因。
共享单车是什么商业模式?
共享单车首先是一个重资产模式。网信盾高级研究员周健认为,“从目前的共享单车模式来看,更像一个互联网金融项目,而每辆自行车都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储蓄所。”共享单车短期内的收入一个是押金形成的“资金池”,另一个就是租金,但租金在目前的价格战情况下是急剧下降的,甚至可能为负数。共享单车可以想象的空间在于庞大的用户人群可能会带来广告的收入,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有企业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另外一个就是流量变现,共享单车的APP成为新的销售渠道,但是可能局限性会非常大;最后一个的收入来源可能来自于大数据变现,变现的门槛也不低。所以,梁长玉认为共享单车最有价值的还是押金,因为共享单车打破传统的人和物对等的押金模式,一辆车可以有多个押金,一辆车可以有10个人押金,这是其他模式所没有的。以摩拜为例,一个人押金299,号称用户1000万,就是30亿元。如果从一个互联网金融项目来看,这么大的一个资金池,绝对属于一个非常优秀的项目。
谁是共享单车的最大赢家?
2016年,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周健曾表示,“3-5年之内共享单车看不到盈利的希望。”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也表示,“盈利还早。”那么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谁是真正的赢家?
周健认为,目前真正的大赢家是产业链的上游,也就是自行车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原来大多高库存和亏损,但是共享单车的热潮一起,导致他们成为真正的赢家。以在主板上市的中路股份和信隆股份为例,中路股份的一个大股东就是永久自行车;而信隆是非常著名的自行车零配件生产企业;这两家企业2015年的财务数据,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都有比较大规模的下滑,而2016年的财务数据显示,中路股份的净利润在9000万以上,信隆股份净利润也在3000万以上,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74%和123%。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赢家。
共享单车的第二个赢家就是广大的消费者,共享单车的出现确实解决了上班族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在共享单车红包大战正酣的时候,消费者可以免费骑车,甚至骑车还可以赚钱。但是,随着共享单车市场的竞合,这些福利会逐步降低甚至消失,就像滴滴和快的合并后一样。
谁最反对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的出现还是引起了一拨人的强烈愤恨,主要是原来吸附在最后一公里谋生的人群。比如载客电瓶车、载客三轮车、摩托车以及黑车,共享单车的出现和普及可以说是断了这些人的财路,现在被蓄意破坏的共享单车大多和这些人有关。有消费者告诉小编,在上海13号线江桥万达广场站周边,基本找不到一辆完好的ofo小黄车,大量倒在路边、仍在树荫里的都是轮胎被戳、座垫不翼而飞、轮毂变形等损坏车辆。
共享单车的未来走向?
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周健预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共享单车谁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战胜谁。相对较长的盈利预期,最后都是资本的博弈,看谁能够挺到最后。最后的结果,大概率是领军企业合并(就像滴滴、快的和Uber),最终形成共享单车相对垄断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