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期货的推出,有利于提高我国苹果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升我国苹果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我国苹果定价的话语权
苹果期货上市后,通过“保险+期货”“期货+订单”与“保险+期权”等创新扶贫模式的应用,还能引导贫困地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资源有序流动,实现苹果主产区精准扶贫的目标
12月22日,苹果期货合约正式上线,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我国商品期货家族再添新成员。这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交易所上市的第一个期货新品种。
上午9点,一声锣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和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共同启动上市仪式。5分钟之内,交易显示大屏幕上,苹果805合约价达到8025元/吨,涨幅2.87%。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苹果期货上市,填补了全球鲜果类交易品种空白,市场对此十分关注。此前,世界上与苹果相关的期货品种只有2012年8月份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谷物期货交易所(MGEX)上市的浓缩苹果汁期货合约。
据了解,我国有着足够庞大的苹果现货市场规模,也有满足交割的贮藏运输条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2016年我国苹果产量为4388万吨,占全球苹果产量的50%以上。同时,我国还是最大的苹果消费国,世界上最大的苹果出口国。目前,红富士品种的种植面积占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产量更是在苹果总产量中占到了70%以上。上市品种正是红富士,交割品级数量充足。苹果期货的推出,有利于提高我国苹果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升我国苹果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我国苹果定价的话语权。
近年,苹果价格波动频繁。2010年苹果价格猛涨28%,涨至2014年价格封顶,2015年又惨跌近16%。2016年,全年苹果市场整体低位运行,上半年普遍亏损,产业链上相关主体难以主动应对市场供需变化,只能被动承受价格波动风险。由于缺少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避险工具,经常造成果农和企业盲目囤积苹果,出现“果贱伤农”、企业损失严重的情况。郑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部姚祥表示,上市苹果期货,可为果农及交易商提供避险功能,通过套期保值实现风险转移,以此提升苹果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苹果未来现货价格起到引导作用,为果农和交易商提供市场预期,引导苹果种植结构的调整。
更重要的是,苹果是天然的“扶贫果”,其主产区与我国重点扶贫区域高度重合。我国122个苹果主产县中,有33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苹果期货将助力精准扶贫。从省份来看,陕西、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甘肃为我国最主要的苹果生产地,这6省在2016年的产量就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84%。苹果种植是重点扶贫区域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
中国苹果产业协会秘书长陈瑞剑表示,近年来,“合作社+果农”的产销模式得到推广,由合作社收购、转销苹果,实际上是将果农的种植、销售风险转移给了合作社与贸易商。苹果期货上市后,有助于形成公开透明的苹果市场价格,为市场各方提供价格指导。同时,通过“保险+期货”“期货+订单”与“保险+期权”等创新扶贫模式的应用,保障农户收益稳定,还能引导贫困地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资源有序流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实现苹果主产区精准扶贫的目标。
一头是中国沾着泥巴、最接地气的偏远地区农户,一头是高大上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当两者连接起来,中国苹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嬗变,呈现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苹果期货的上市,使苹果的甜蜜事业插上金融的翅膀,让“扶贫果”更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