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户食品“三小”将有“身份证”
7月1日,《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小作坊、小餐饮实行登记证管理,小摊点实行备案卡管理。核发登记证、备案卡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意味着全省22万户食品“三小”(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将拥有“身份证”,管理将有章可循,更加规范。
脏乱差的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往往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这也是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的“洼地”和“老大难”问题。从业者素质不高、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守法意识淡薄;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设施、设备、房屋等简陋落后,卫生条件脏乱差,食品质量难以保证;管理制度缺失;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等现象时有发生;生产销售不合格、超保质期、无包装、标示不全等食品问题比较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三小”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威胁着社会和谐稳定。
“三小”食品生产经营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出现问题后的监管又无法可依。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为我们拉响警报。食品“三小”往往达不到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但现实情况又决定了它们不可能被直接取缔。由于位置偏僻,环境隐蔽,流动性强,加之处于监管的模糊地带以及具体监管标准的欠缺,使得众多食品“三小”长期处于监管无抓手、激励又无有效手段的尴尬境地。
食品安全管理不宜“一刀切”,不能简单将其分为合格与不合格。此次,《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三小”食品生产经营者实行登记证或备案卡管理,管理将更加规范,更有针对性。作为一种“激励”措施,给食品“三小”发放“身份证”,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约束其从被动接受强制管理到主动“积极作为”,切实改善食品安全状况,实现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督和引导。
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确保监管部门有效执法、市场主体规范经营、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据了解,河北省食安办、省食药监局研究制定并发布了《河北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食品小摊点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小餐饮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三个配套制度将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同步实施。这也为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另外,《条例》明确了食品“三小”禁止生产经营的目录清单。《条例》规定,小作坊不得生产加工乳制品、速冻食品、酒类、罐头、饮料、保健食品等产品,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生产加工的其他产品。小餐饮不得经营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其他食品。小摊点不得销售散装白酒、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等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高风险食品。
好规定还需严执行。为食品“三小”颁发“身份证”只是开始,除了证明经营者有合理合法的经营资质外,更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以更好地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安全的食品。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离不开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和媒体监督,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切实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