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是代表走访选民、征求意见的成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呼声、要求和盼望的集中反映,是代表发挥联系人民群众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体现。在代表建议提出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建议内容范围狭窄,代表性不强;二是解决方法不切实际,操作性不强;三是建议格式不符合要求,规范性不强。如何提高代表建议提出质量,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高代表素质。建议质量好坏取决于代表素质高低。因此,要加强对代表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代表综合素质。一是要引导代表强化责任意识。人大代表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牢记自己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肩负着人民的重托,要牢固树立“为民代言”的信念,明确代表职责作用,增强代表履职意识。二要加强培训指导。通过采取订阅报刊杂志、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有经验的代表现身说法等形式,使广大代表掌握提出建议的基本原则、范围内容、书写格式等要求,保证建议内容合法,形式科学可行,增强代表建议的全局性、规范性。
二、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一方面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运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寄发资料等方便快捷的沟通联络方式,使代表及时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及问题,拓展代表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见的方式;建立并普及邀请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使代表及时了解“一府两院”工作开展情况,掌握本地区基本工作动态。另一方面邀请代表参加和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视察、执法检查、走访选民等活动,使代表能够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听民声,访民意,收集最真实、广泛的建议素材,把问题看准,把实质吃透,防止所提建议片面性、“理想化”、随意性等毛病。
三、做好代表建议的初审工作。由于县级人代会时间短、日程紧、议程多,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出内容完整、质量较高的建议和意见,各代表团要积极引导代表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对代表拟提交的建议、意见进行初审,对于发现的范围、格式、文字等问题应予以纠正,切实提高建议质量。
四、建立代表建议激励机制。人大常委会要定期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评选活动,对质量高的“精品”建议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在全体人大代表中大力进行宣传报道、通报表扬,树立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代表的热情度,调动代表的积极性。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印制优秀建议写作心得、开辟宣传专栏等形式,搭建优秀建议交流平台,提升代表与代表之间的互动,促进代表建议整体质量的提高。
(河北玉田县人大常委会 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