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泽县位于邯郸市东北部,辖4镇3乡169个行政村,面积337平方公里,人口32.8万。鸡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战国名士毛遂故里、中国辣椒之乡,同时还是中国诚信之乡、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特产示范基地试点县。
2016年,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现代农业发展、扶贫攻坚、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以“美丽乡村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以美丽乡村“3+X”工程为抓手,确定了20个重点村,以“五改四建”为重点,县财政列入专项预算资金1000余万元,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重点实施“一带三区二十星”建设工程:一带:即留垒河及环城水系旅游观光带,突出“绿、美、韵”,重点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重要节点布置景石、雕塑、凉亭等景观。三区:即城北旅游文化片区:王青、魏青两个村,借助于城北旅游文化片区打造,依托毛氏文化、唐朝文化,充分发挥该片区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为主题,扩大休闲娱乐中心、生态园规模,提升农家院品位;六方生态湖旅游观光片区:风正乡13个村依托六方生态湖和南环城水系打造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发挥留垒河、六方生态湖等生态资源优势,借助中韩文化、御史文化、红色文化、水浒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家乐、特色手工业等。农业生态示范园片区:利用军寨、柳林口等村庄的地理优势,以特色种植、优越的村庄环境和宜人的田园风光,大力发展观光、采摘业。二十星:即20个美丽乡村。各自依托“一带三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当地旅游文化观光、餐饮、采摘等产业,形成田园、水源、家园清洁美丽,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生态支撑显著增强,展现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宜业宜游特色乡村新面貌。
在完成自选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净、绿、富”三项重点工作。在净化环境上,努力实现农村保洁公司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监督管理网格化“三个全覆盖”和垃圾收集减量化“一个新突破”。在村庄绿化上,按照“增量出景、做美生态”的要求,以市“五个一”为标准,全面启动20个村庄绿化工作,实施“20星20景”绿化、美化工程。在富民强村上,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富民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根据各村情况,重点发展旅游、棉纺深加工、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一日游,打造南北两条旅游观光路线。
为确保美丽乡村工作卓有成效地推进,实行了“五个一”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一套班子干到底。继续实行县委常委分包乡镇制度。建立市县领导联系省级重点村制度。县美丽乡村办实行集中办公,从有关成员单位和乡镇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县美丽乡村办力量。二是科学编制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聘请有资质、水平高的规划单位和设计人员,制定片区和村庄规划。重点村做出有品位、有特色的详细性规划,普通村庄做出控制性规划,每个村都要有修建性村庄规划,包括民居、道路、绿化、环境整治、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治理等专项规划内容。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一个口径投到底。一是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同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二是完善县级美丽乡村投融资平台建设。三是推进“信用工程”。四是成员部门积极争取资金。五是推行PPP市场化运作模式。六是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2016年,全面推行农村常驻居民每人每月收取1元钱的垃圾清洁费制度。四是严格督导考核,一套机制抓到底。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行增比进位管理考核,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观摩、半年一评比、一年一考核。继续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查考评制度。五是引导群众参与,一个思想灌到底。县委宣传部牵头,县电视台配合,充分发挥电视、广播、《鸡泽信息》、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与,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目前,我县已完成王青、魏青、东三陵、南三陵、柳林口和军寨六个村的村庄规划设计,其他14个村的村庄规划设计正在有序开展,3月25日前可全面完成;在净化方面,我县计划投资140余万元,在魏青村、毛官营村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建设,目前已确定选址。同时,近期在全市又率先制定了《鸡泽县、乡、村三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办法》,规范了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模式;在绿化方面,我县169个行政村已完成95个村庄绿化工作,其中20个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按照“一村一景”标准已基本完成,共植树30万棵,打造大小绿化游园28个;富民产业上,完成了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1个万亩辣椒示范园区建设。同时按照“一村一品”要求,今年计划发展采摘园30家、农家乐40家,打造农村旅游文化景点16个。在“X”自选项目方面,今年计划完成农村道路硬化39公里,危房改造120户,墙体美化近12万平,整治标语广告6万平,创建美丽庭院500个,安装路灯400盏,整改供水管道3000米,电子商务网点20个,扶持家庭手工业400户,规模化养殖800户,建强农村党支部班子20个等。
美丽乡村报道组 杜俊强 薛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