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突出,中国在世界各领域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国的两会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媒体的关注。今年,32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了这场“新闻盛宴”,很多重磅信息都从两会会场传出。中外记者们直截了当地抛出一些敏感问题,大会新闻发言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则坦率回应,不回避敏感话题、不遮掩存在问题,主动将全国两会当作一个用权威消息以正视听的窗口。
“两会”前,李克强总理接连两次“发话”,要求国务院各部部长、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要积极回应舆论关切”。 他强调:现代政府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关切,各部门要主动释放公众期待的信心……
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积极回应“刘源就职”问题、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直面记者“香港暴乱”提问;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回应国企“去产能”问题,外交部部长王毅直面“中朝关系”、“中日关系”问题;山西团开放日省委书记果敢回答反腐“三连问”、上海团直面踩踏事件,河北团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坦诚回应大气污染问题严重问题……新闻发言人和各部门领导面对各方记者有问必答,面对敏感问题,毫不推诿,坦诚直言,让记者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更引人瞩目的是“部长通道”。往年这里是记者们争相“拦”部长、“扯”部长、“塞”话筒的“战场”,今年这里变成国务院各部部长主动发声的“平台”。部长们不再是躲着记者走,面对“敏感问题”,也毫不回避。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回应未来反腐工作重点;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公开感谢“痛斥号贩子的姑娘”;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焕宁回应了深圳12•20滑坡事故、天津港爆炸事故调查情况;住建部和国土部长均回应了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问题……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有30多位部委负责人主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回应热点问题30余次。“部长通道”变成了“舆论通道”。
部长们的活跃表现,既起到了在很多问题上“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正能量传播效果,也有利于引导公众正确理性看待政府部门的工作,使一些问题得到公众的理解。从“部长通道”到 “舆论通道”的变化,体现出政府与社会舆论的互动越来越顺畅与成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越是开放透明的环境,越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两会年年开,新闻发布的每一步创新和突破,都将成为中国走向更加开放和民主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