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去年以来,景县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干部管理、提升服务职能等重点,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攻坚活动,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赶超奠定了基石。
一、创新机制、凝聚共识,砥砺基层干部的创业意志。党要管党,关键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去年以来,景县大力推行县、乡、村三级干部考核管理机制,给干部加压力、提能力、增动力,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打了“强心针”。一是实行县级干部包乡联村机制,提升领导力。制定并严格落实了县级干部包乡联村制度、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县四套班子领导全部包乡联村,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同时,把主要精力向基层党建倾斜。每名县级干部都要针对分包乡村的不同情况,制定抓基层党建的具体办法,每月到分包乡村指导1次基层党建工作,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感情解难题,带着责任抓工作,整体推进分包乡村的全面工作。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县委主要领导先后6次进驻分包的景州镇潘庄村,就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带动致富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并结合村情实际提出了具体方法和举措,有效促进了村“两委”班子领导力的提升。去年,该村积极跑办各类农资项目,共争取上级资金23万元,修建农田灌溉河渠4500米,增加灌溉面积600亩,年节省灌溉费用6万余元。今年,积极响应县城建设攻坚活动,下大气力狠抓新民居建设,引进了浙泰集团进行旧村开发,现6幢村民住宅楼正加紧建设,年底可搬迁入住。二是完善乡镇干部考核机制,提升战斗力。在考量重项工作上,制定了《2015年度县直、乡镇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办法》,针对每个单位的不同情况,实行了个性化、差异化、责任清单式的“两化一清单”考核,将全县乡镇和县直部门按照差异化分类,制定了共性和个性考核目标,把党的建设、法治建设、安全生产等作为共性目标,把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民居建设等具体工作作为个性目标,分别按照30%和70%的权重进行差异化考核,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评先评优挂钩,与优先提拔任用挂钩。在考量基层党建工作上,实行了乡镇党建“一定两考三问责”目标考评机制,由县委、政府定目标任务,并将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权重提高到60%,列入年度目标承诺内容,组织部进行经常性考核和年底专项考核,对年底考核后三名、信访上访量前三名、不合格党支部率超过5%的乡镇党委进行问责。在考量工作实绩上,每年就基层党建工作,在全县16个乡镇分别随机选择代表村进行观摩拉练,由县四套班子领导、部分县直部门“一把手”现场观摩,现场点评,现场指出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让乡镇晒出不足,晒出压力,晒出动力。去年,全县共创建以“四带六群”为主体的党建示范群6个、农村党建示范点46个,着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三是改革农村干部考核机制,提升执行力。探索实行了农村干部年度目标“个人自定、群众议定、乡镇审定”,完成情况经“党员季度点评、群众半年测评、县乡年终考评”,年终“依据考评结果落实奖惩”的“三定三评一落实”机制,改变了过去农村干部服务功能不清,干事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一创新机制荣获了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最佳创新案例奖。通过创新考评机制,去年评选出了16名明星支部书记、85名优秀支部书记,分别给予每月500元和200元的增资奖励,有力调动了农村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积极性,促进了县委的决策部署在农村全面执行和落实。2015年,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8万亩,流转总面积达到51.2万亩,流转率达到45.84%,新增3000亩以上的流转大户1家,达到1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2家、达到1791家;新增家庭农场134家、达到507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98元,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优化结构、提升效能,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活力。县委、政府从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着力,优化班子结构,强化班子素质,为基层党组织发展注入了“催化剂”。一是选能人治村。把“两委”换届作为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的重要契机,在严格政策、程序、操作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候选人的酝酿、推荐、资格审查,指导各乡镇放开视野、拓宽渠道、加强引导、深入酝酿,真正把那些素质高、作风实、能力强、想干事的青年列为“两委”干部候选人。通过去年的“两委”换届,新增112名农民企业家担任村“两委”正职,616名致富带头人和74名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两委”班子,“两委”正职平均年龄下降3.4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上升4个百分点,年龄结构老化、执政能力弱化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强培训育人。针对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本领不强的实际,大力实施了素质提升工程,挑选了3名基层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授课,对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轮训,培训内容分党性教育、“三农”政策、社会治理、基层党建四个板块。去年,共举办了16期培训班,培训农村“两委”正职1568名、党员干部1490名,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干部抓工作、促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三是促后进转化。去年,针对部分后进班子软弱无力的实际,大力开展了后进党组织集中整顿活动,按照倒排15%的比例,重点整顿了“六种类型”(村班子不健全、经济发展慢、无组织活动场所、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信访矛盾突出、家族势力干扰村务)的后进村127个。对纳入整顿范围的后进村,由各乡镇认真制定整顿方案,建立集中整顿台帐,组建专门队伍,实行一村一策、对症施治。同时,严格落实“三带一包”责任制,由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领一个县直单位、一名乡镇领导干部、一个专门工作组,分包一个后进村,直至彻底整顿转化。通过整顿活动,新建47个村级活动场所,配齐了3个长期缺职后进村的支部书记,对1个干扰村务工作的家族势力进行了严厉打击,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发展环境,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集聚了正能量。
三、排解民忧、惠及民生,树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威信。坚持从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最直接问题入手,真正深入群众、真正服务群众,做群众的“主心骨”。一是从最难解决的事入手。去年,针对有的村级组织无处办公、党员无处活动、群众无处办事的实际难题,按照党建示范区优先、主干公路沿线村庄优先、场所空白村优先的“三优先”原则,县财政拿出4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大力实施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工程。目前,列入升级改造任务的93个村,全部完成了建设任务。二是从最急需解决的事入手。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把“社会扶贫救助”放在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首位。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扶贫救助机制,持续开展“春雨行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和“一对一帮扶”救助工程。另一方面,“阳光操作”确定帮助对象,由村“两委”班子按照评审政策,经群众普选评议后张榜公示,彻底杜绝了错保、漏保、关系保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村“两委”班子的公信力。去年,全县救助城乡大病困难群众731人、困难职工226人、贫困重度残疾人760名、困难儿童276名、因灾致贫家庭102户,为9800户困难家庭办理了低保,各类弱势群体得到了及时有效救助。三是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入手。针对群众办事难、难办事的现实问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意见》,建立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1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主体,848个村级便民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平台网络,先后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咨询19000多次,联合有关部门为群众解决难题1500多件,上门服务7600多次,结对服务8300多次,代办、陪办证照4500多件,彻底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