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如何继续保持这一发展态势,又会在哪些方面有新的跨越和突破?在1月25日开幕的廊坊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这一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阅读提示
全部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入全省前三名,特别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十二五”期间,廊坊交上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未来五年,如何继续保持这一发展态势,又会在哪些方面有新的跨越和突破?在1月25日开幕的廊坊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这一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廊坊要努力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廊坊市市长冯韶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提出。围绕这一目标,未来五年,廊坊协同发展、生态治理、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路径。
协同发展:五年发展接近或达到京津平均水平
在今年廊坊市两会上,“京霸城际铁路”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之一。
这是因为,日前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北京至霸州城际铁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京霸城际铁路或将在今年启动建设。
“京霸城际铁路将在永清和霸州两地设站,作为连接北京市区和新机场的主要交通方式,无疑将加速京廊同城化进程。”参加今年廊坊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京霸城际铁路是京廊交通互联互通的标志性工程。
廊坊市市长冯韶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京津内外连通、便捷高效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其中,2016年要积极做好京唐、京霸、廊涿、白沟支线和城际铁路联络线的启动建设工作。
“率先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发展是核心抓手。”冯韶慧认为,协同发展是廊坊面临的最大历史性机遇,最能充分发挥廊坊的优势。
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廊坊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接近或达到京津平均水平。
欲实现上述目标,除了交通,承接产业转移也是重要内容。为此,廊坊提出,既要加强规划的引领作用,又要进一步打造承接平台。
去年,廊坊提出“建设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简称“三区一地”,该发展定位使廊坊协同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而根据该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编制相关规划,做好与京津各项规划对接。
着眼于此,有代表建议,廊坊亟须沿重要交通干线和轨道交通站点,以县城、重点镇和开发区为载体,谋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职住合一、承载力强的“微中心”。
园区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廊坊特别强调抓好合作园区共建,其中以北京新机场为主体的国家临空经济区和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成为亮点。
据了解,廊坊市将扎实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切实做好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交付建设用地。同时积极跟踪国家临空经济区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廊坊市相关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于去年年中正式挂牌的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由永清工业园区和永清经济开发区整合而成,此举将共同打造一个“新亦庄”,因而备受关注。对此,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突出抓好项目引进和运营模式创新,组建管理机构,积极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
先有“大红门”“动批”等项目落户,后有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建立,凭借京台高速等便捷的交通路网,永清将成为廊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按照打造“京津研发、廊坊转化”的产业协同模式这一设想,廊坊还将积极推进大兴固安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固安合作园、京冀通航产业园、霸州智能装备产业园等合作园区实质性运作。同时推进高精密数控机床、中核研发中心等已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加快服务机器人、清华大学OLED等已开工重大项目建设。
目前,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在廊坊经济中已举足轻重。
“去年实施建设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中,有35%以上为京津产业转移项目。” 廊坊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振生说,今年廊坊将收获协同发展的成效。
生态治理: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72%
最近几天,廊坊的空气质量一直为优。好天气一方面源于寒潮带来的大风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廊坊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环境执法监管大会战密切相关。
自1月15日开展的环境执法监管大会战集合了廊坊市环境监察执法力量,通过联合执法、错时执法等手段进行严格检查,力图依法取缔、关停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整治一批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和行业,查处一批环境违法案件,惩处一批违法犯罪人员。
这是廊坊首次举行如此大范围、高标准的环境执法检查活动。
廊坊意识到,环境友好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现实挑战和困难却超过预期。
“一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于经验不足、努力不够和极端天气影响等多方面原因,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最终由2014年的倒排第8位变成倒排第9位,没有能够实现退出后10位的目标。”廊坊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退出后10位,成为今年的目标。
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到2020年,廊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72%。
据了解,2015年,廊坊达标天数为185天,同比增加32天,达标天数约占全年的50%。比照“十三五”目标,五年内廊坊市空气优良天数要增加22个百分点。
如此艰巨的任务如何完成?
廊坊市将重点放在了强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环境执法监管和“两法一条例”百日宣传三项集中行动方面。
据了解,按照前不久出台的廊坊市大气污染治理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廊坊将以燃煤、扬尘、机动车、工业企业治理为重点,突出抓好燃煤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等七个专项行动。
“加快燃煤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也是当务之急。”廊坊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洁净煤替代方面,廊坊市应在今年3月底完成型煤推广任务40万吨。目前,已推广40.2万吨,在全省率先完成任务。同步配套建成投产了型煤生产企业8家,实现保供能力100万吨以上。
据了解,在燃煤锅炉治理方面,截至目前,廊坊市累计完成3058台,完成省确定任务的85.4%,实现削减燃煤约104.6万吨。
“主城区铁路北、万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力争投入运营,建设市区西部和龙河以南地区污水管网,确保龙河实现截污纳管;县城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政府工作报告中,水污染治理也是今年廊坊着重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强调治理的同时,廊坊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
为此,廊坊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督办问责制,开展生态环境责任审计,以督察问责促整改落实。同时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完善网格化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拿大气污染防治来说,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在手上,层层推动落实,发现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督察问责促整改落实。”参加该市今年两会的一名经济界委员建议。
2015年11月4日,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太平庄村秧歌队的队员在表演秧歌。近年来,廊坊市安次区村民们自发组织秧歌、广场舞等健身团队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新华社发
转型升级:构筑“5+3”现代产业格局
1月16日,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京津冀总部落户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据了解,该总部将建设京津冀机器人技术培训基地,并加速智能机器人技术商业化,打造全球机器人技术孵化和产业促进中心。
有代表评价,在固安设立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京津冀总部,不仅可以利用廊坊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政策利好,还可以挖掘京津冀地区的人才资源。
三次产业比例由11.6∶53.6∶34.8调整优化为8.6∶44.3∶47.1,这是廊坊“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
“决不能搞住在河北、回京上班的睡城。”近年来,廊坊秉承这一产业发展原则,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长,“三、二、一”格局的产业结构也已凸显。
下一步,廊坊的产业文章如何做?
“按照产业政策要准的要求,坚持‘加减乘除’并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面构筑‘5+3’现代产业格局。”廊坊市在“十三五”期间,把转型升级作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关键。
这是廊坊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打造“5+3”现代产业格局,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5+3”现代产业格局,是指要加快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产业,除了着力在上述5大新兴产业发力,廊坊还将着力提升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等3大传统优势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廊坊提出,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要提高到53%。
“这是廊坊加速实现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必然要求。” 冯韶慧认为,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新机场和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廊坊市城市经济、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据了解,廊坊将制定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下一步,廊坊要在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和引进质量上下功夫。”王振生介绍,该市将通过市县两级建立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和补充耕地储备库,集中筹集部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优先配置新增用地指标,用于保障各批次推进的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的最低用地需求。
在重大项目引进质量上,廊坊要求新建工业项目平均容积率达到1.2以上,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300万元,项目投产后年均税额每亩不低于30万元。服务类项目必须在廊坊设立区域总部,一级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