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涿鹿县积极应对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势新挑战,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以食品安全监管“小切口”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食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筑牢群众“舌尖安全”防线。
织密社会监督网络。针对流动摊贩、学校食堂、老年食堂和餐饮机构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从业单位,涿鹿县在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基础上,创新社会监督机制,招募外卖小哥、退休党员干部、食品从业人员、学生家长等热心群众,组成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深入相关场所开展监督。同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日”活动,日常线索实时流转处置,有效凝聚起食品安全社会监管合力。
建强技术监管体系。通过技术赋能,涿鹿县建设“食安驿站”,每周为群众提供“你送我检”服务并现场出具检测结果,让群众直观了解所购食品的安全状况。结合重点单位全覆盖的食品快检及问题食品跟踪抽检制度,构建起一张高密度、高效率的风险隐患筛查网。该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挥数字化监管优势,推动“明超亮店”与“明厂亮造”智慧监管项目在2家食品生产企业和2家大型超市试点,借助高清摄像头与AI智能抓拍技术,实现对食品生产销售关键环节全链条、无死角监控,有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畅通多元监督渠道。为营造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涿鹿县在县融媒体中心平台开设“食安在线”专栏,打造食品安全透明窗口,既展示标杆经验,也曝光问题隐患,通过全民评议监督推动企业诚信守法经营。该县积极推行“笑脸”等级评定公示制度,从多个维度对辖区内餐饮企业进行综合评分,对食品安全状况优秀的企业授予“笑脸”标识,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认笑脸、找笑脸”,鼓励企业“争笑脸、创笑脸”,以舆论力量激发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内生动力。此外,该县在食品经营场所公示负责人与监管人员联系方式,确保消费者诉求直达快办,将纠纷化解在源头,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