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是人大的职能,是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笔者认为,新时代条件下,要加强人大监督,增强人大实效,必须选择结合点、抓住切入点、找准着力点、把握时间点。
一、要选择结合点。人大监督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涉及方方面面,要有针对性,不能空对空。在监督议题的选择上必须与党委决策和“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及时把党委决策部署的、社会关注的、人民群众要求的、“一府一委两院”正在推进的、法律规定的内容和项目纳入人大监督的范畴,使人大监督与时代要求相契合。
二、要抓住切入点。人大要依法履行职能,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必须抓住切入点,从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代表建议和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入手,通过调研、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检查其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有关决策、法律法规、代表建议和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的落实。
三、要找准着力点。一方面要与“一府一委两院”及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监督对象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重点、难点和存在的问题,看哪些工作需要人大助力?哪些情况需要把脉诊断?哪些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并根据人大法定监督职能,确定监督的重点领域和监督重点,加力鼓劲,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达到推进工作、共同促进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要把握时间点。实施人大监督,时间把握要计划好,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一般应在某项工作启动,或者正在进行的过程中进行,不能等到事情已全部终结才去监督,不起作用。对于政府财政预算、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人大可以在其规划、决策阶段就提前介入,了解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避免出现决策失误和问题。对于一些重要的工作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进展情况适时安排、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督办落实要进行事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