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2025年第8期金融消费者风险提示:警惕“债务优化”陷阱,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风险提示指出,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法律咨询公司”“债务咨询中心”等旗号,针对有债务问题的消费者,以“全额免息”“债务减免”等虚假承诺诱骗钱财,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债务优化”?实为诈骗
河北金融监管局在风险提示中介绍了一起典型案例:近日,石家庄某银行在日常客户回访中,发现一客户疑似遭遇金融“黑灰产”诈骗。经耐心沟通,客户承认曾向某“法律咨询公司”支付2万元“手续费”,对方承诺可帮助其协商减免利息、延长还款期限,但始终未果,还总以“需追加费用”“正在走流程”等借口搪塞。银行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便协助客户整理证据并报案。最终,银行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成功打掉该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达351万元,现场查获多份虚假合同及作案工具。
该案是不法机构以“债务优化”为名实施诈骗的典型案例。其抓住客户急于解决债务问题的心理,通常通过夸大宣传吸引客户,收取高额费用后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诱导客户提供敏感信息,不仅致使客户资金损失,还可能引发信息泄露和法律风险。
警惕“免息”“减免”等虚假宣传
为保护自身财产与信息安全,河北金融监管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一是警惕“免息”“减免”等虚假宣传。正规金融机构的息费调整需按流程办理,任何声称可“优化债务”并收取“手续费”“操作费”的机构,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困境。
二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任何机构沟通债务问题时,需核实对方资质,不随意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贷款合同等敏感信息,避免被不法机构用于其他违法活动。
三是通过正规渠道解决纠纷。若面临债务纠纷,应直接联系金融机构协商,或通过调解、司法等合法方式解决。避免因所谓“债务优化”陷入伪造材料、恶意投诉等违法活动,反而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