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大 动力强 韧性足
——2025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分析
9月9日,省工商联发布了2025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民营企业发明专利100强五个榜单。
这为观察河北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从中不仅能够看到河北民企“优等生”在科技创新及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努力,还能更为直观地理解他们的成功经验及核心特质,为其他企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启示。
■ 规模进一步扩大
打开2025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上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
2025年,1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37709.11亿元,较上年增长2.29%。营业收入“千亿军团”有10家,包括敬业集团有限公司、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德龙钢铁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较上年增加1家。
100强企业资产总额26764.14亿元,较上年增长2.41%。资产总额超千亿元的企业有8家,包括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较上年增加2家。
民企整体规模变大,意味着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这一过程中,企业一般能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降低、市场议价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规模扩大后,家底更雄厚,能够支持更大的投资和创新。”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教授孟明说。
企业做大做强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从政策扶持到资源保障,从项目审批到现场‘一站式’服务,相关部门为我们提供的全方位、高效率支持,让我们能够安心、专注发展。”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翔表示,他们将继续响应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以营商环境之“优”,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
自2023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释放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鲜明信号,为激发经济活力、提振发展信心注入强大动力。
■ 动力进一步增强
仔细分析榜单,能看出河北民营企业发展动力正在增强,其背后是产业调整升级的稳步推进。
上榜企业涉及23个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40家企业。近年来,这些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比如,敬业集团在品种钢研发领域获得新突破,成功试轧2.5毫米极限规格汽车用钢340LA。
上榜企业中,还有批发业9家,金属制品业8家,汽车制造业5家,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各4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房屋建筑业各3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零售业各2家,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建筑安装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综合各1家。
省工商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铆足了劲儿推进产业调整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榜单中的数据,给出了印证。
今年,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增长2.35%,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的企业有64家。
其中,研发投入强度排名前三位的行业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体现了河北民企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的趋势。
此外,民营企业发明专利100强企业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较上年增长26.7%。
■ 韧性进一步提升
与去年相比,我省民营企业100强社会贡献不断彰显,展现出一股子韧性。
从纳税角度看,缴税总额874.74亿元,较上年增长2.45%。
从就业角度看,100强企业员工总人数88.63万人,人数在万人以上的有23家。
另一股韧性,体现在品牌质量逐步提升的态势。
我省民营企业100强企业有效注册商标总数21569项,较上年增长5.92%,其中国内有效注册商标16683项,较上年增长4.41%。
值得一提的是,100强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1635项,较上年增长3.35%;团体标准570项,较上年增长61.47%。
民营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我们期待,更多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