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作:任俊颖
河北法治报讯 (鲍娜军)“专家首次直播坐诊”“内部特效药”“政府补贴”……这些话术看似诱人,实则是针对老年人的诈骗陷阱。8月19日,在石家庄高新区某银行内,银行工作人员与民警联手,为七旬老人守住了2万元养老钱。
当日10时30分,老人到某银行欲取1.5万元现金。柜员小李询问资金用途,老人仅含糊称“买药品”,对药品名称避而不答。小李建议其让家人陪同取款或转账保留凭证,老人却激动地说:“他们说为防诈骗,只能用现金!”这句矛盾的话让小李警觉起来,在老人拒绝联系家人、说不清购药细节后,小李暂缓办理,老人愤然离去。
20分钟后,老人返回,态度强硬地要求取出卡内全部2万元并销户。银行工作人员见老人行为异常,判断其可能被骗,立即报警。11时05分,石家庄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宋营派出所民警乔卫学赶到现场,确认钱款未取出后,将老人请到会客区沟通。
经耐心引导,老人道出实情:她看网络直播时,一名自称“中科院专家”的主播推荐“计划特效药”,称能治常见病甚至“清除癌细胞”,原价4000元/副,现享“政府补贴”仅需600元/副,一年疗程1.5万元。对方还强调“禁止对外传播”“优先现金交易”。
乔卫学解释:“正规药品必须有国家批准文号,而且对方刻意规避转账,显然有问题。”但老人仍存疑虑:“专家说这是内部药,外面买不到。”沟通中,老人提到“他们知道我血压高、腿疼,说药能根治”,这让乔卫学认定,诈骗分子已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老人信息,还进行了情感渗透。
11时40分,民警联系上老人的儿子杨先生。等待期间,乔卫学问:“对方是不是承诺报销车费?”老人惊讶地点头,并对“神药”的信任开始动摇。12时15分,杨先生赶到,与民警一起找出大量类似诈骗案例,老人对照后彻底醒悟,当场删除诈骗分子联系方式。银行随即为其账户办理72小时临时保护。
民警提醒:国家医疗补贴仅通过正规机构发放,不会私下现金交易;药品需有正规批准文号,交易需有发票;子女要多关心父母,定期帮其检查手机,清理可疑群聊和App,守护好老人的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