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场检察院走进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开展“检察职能视角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法治宣讲活动,检察官结合环境资源领域办案实践,通过法条解读、案例分析与互动问答,为农垦集团干部职工送上一堂生动的生态法治课。
明晰检察担当,守护绿水青山
“检察机关在生态保护中扮演什么角色?”宣讲伊始,检察官以“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为切入点,系统讲解检察机关在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方面的职能。结合围场县地处坝上生态保护区的实际,重点介绍环境资源领域的办案方向,以及近年来通过“刑事打击+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模式,推动解决非法采矿、滥伐林木、污染环境等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在场人员直观感受检察机关守护生态的职责与担当。
解析常见犯罪,划清行为红线
“在草原上随意倾倒废弃物,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未经许可开垦草地,轻则行政处罚,重则追究刑事责任。”宣讲中,检察官围绕农垦生产经营中易触及的生态环境风险点,梳理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常见犯罪类型。同时以本地办理的典型案件为例,详细讲解犯罪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并用“情景假设”方式提醒职工:“看似日常的生产行为,若违反生态保护法规,可能从‘违规’升级为‘犯罪’。”
详解罚责差异,提升法律意识
针对企业职工关心的“违规与犯罪如何区分”“违法犯罪对个人和企业会产生何种影响”问题,检察官专门解析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核心差异。并通过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详细剖析了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上还需承担生态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金等民事责任,检察官的警示引发在场人员深刻思考。
精准回应关切,凝聚保护共识
在现场问答环节,农垦集团职工就“草原禁牧区养殖的法律边界”问题踊跃提问,检察官逐一耐心解答,并结合农垦生产实际给出风险防范建议。“这次宣讲让我们明白,生态保护不只是口号,更是要落实在工作中”农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完善内部环保管理制度,主动接受检察机关监督,共同守护坝上生态家园。
此次宣讲活动,让生态保护法治理念深入企业,深入人心。下一步,围场检察院将在塞罕坝精神涵养下持续深化法律监督与服务,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以更高质效检察履职推动企业落实环保责任,为围场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