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名女子带4个孩子多次续面”事件引发热议。连日来,面馆老板与当事顾客的纠纷持续发酵、冲突升级,双方甚至可能对簿公堂。一碗面的小事,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事件
一波三折的“续面”风波
8月13日晚,三名女子带着四个孩子在郑州一家饸饹面馆就餐,点了一碗饸饹面、羊排、羊肉串等食物,共计消费140.58元。就餐过程中,顾客基于“无限续面”服务,一共续面两次。第二次续面时,厨师询问孩子几人吃饭,让孩子感到委屈,双方产生误解。随后,顾客马女士在团购平台给予商家差评,面馆老板霍先生希望删除差评,遭拒后双方引发争吵。
争吵发生后,顾客选择报警,当地派出所现场调解,未能调解成功。
8月14日,霍先生发布视频称“七人只点一碗面”,并表示前两次加面自己都没有说什么,第三次自己拒绝了,顾客转头就给差评。该视频中,顾客及孩子的正面影像未做任何遮挡,迅速引发热议。
受此影响,涉事顾客及孩子遭遇网暴,生活和心理均受到严重冲击。
8月15日,在当地街道办的调解下,霍先生和马女士签署调解协议。协议规定,霍先生将相关视频删除,保证不再在网上传播,并就不实言论及侵害未成年人肖像权的行为道歉;马女士则保证不跟帖评论、不在网上传播相关内容。当天,马女士将此前的差评删除,霍先生也就视频对孩子们造成的影响致歉。
8月16日,事态却出现新的变化。霍先生的短视频账号更新两条视频。其中一条视频中,他称“顾客带着孩子到店,店里会给孩子安排免费的面,咱吃不了,咱给他倒了,咱都不让那‘七匹狼’吃。”
同日,马女士表示,她与霍先生在当地街道办签订和解协议后,对方依然开直播聊此事,且在直播间“阴阳”自己和孩子,“我就感觉自己没办法忍了”。她决定,将起诉商家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此外,针对店主称“顾客消费70多元”的说法,马女士提供付款截图证明,实际消费金额为140余元。
8月18日,霍先生发视频向网友道歉,称自己没控制好情绪,言行举止过激,同时还承诺会继续提供“无限续面”服务。目前,这条视频已经关闭评论。然而,对于他的道歉,网友们并不接受。当晚,大量群众来到涉事面馆门口围观。现场视频画面显示,在该店门口,有人开启直播,并有人高喊:“关门,关门。”后该店关门停业。霍先生的社交账号也被禁止关注。
随后,记者注意到,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涉事面馆账号已经改名,此前发布的“续面”事件相关视频也已消失,评论区有网民针对此事留言,指责其“歪曲事实”和“虚假宣传”,目前该账号已设置“作者仅允许互关朋友评论”和不接收私信。
8月19日,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了属地中原区三官庙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证实,目前涉事面馆仍处于关门停业状态。该街道已设立专门办公室处理“续面”事件,具体结果将尽快公布。
此外,中原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受理投诉举报的科室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天,他们已经接到很多关于涉事面馆的投诉,主要包括卫生和虚假宣传等,已分派给属地市场监管所在处理。
律师
商家或涉违约、侵权甚至违法
那么,若是点一碗面利用“免费续面”的规则多人共享,可以吗?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石琛律师介绍,《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诚信、公平的原则,不得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其中,公平原则包含经济利益的均衡,此次事件中,“免费续面”是基于一碗面的消费行为所产生的、为满足消费者“吃饱”需求所提供的服务,其潜在含义应当是一碗面一人吃到饱。利用点一碗面来“免费续面”从而实现多人“吃饱”的行为,违背了经营者提供“免费续面”服务的本意,同时也不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则。
顾客因被拒绝续面给商家差评,是否构成侵权?
石琛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因此商家调整“免费续面”规则时,应当以明显的标识,置于顾客能够直接注意到的位置,比如菜单、店堂告示等,避免因消费者不知情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商家公开未打码视频,是否涉嫌侵犯隐私?
石琛认为,此次事件中,商家公开未打码监控视频的行为,涉嫌侵犯顾客的隐私权。若商家想要公开视频,需对当事人面部特征、行踪轨迹进行打码等模糊处理,避免泄露其隐私或个人信息。
商家签署和解协议后仍直播相关内容,算不算违约?片面陈述引舆论热议是否涉嫌违法?
山东诚信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赵光绪表示,若双方在调解协议中明确约定“商家不得在直播或公开场合提及事件相关内容”,那么商家后续在直播中讨论该事件的行为便构成违约。此外,商家发布相关视频的行为,还可能侵犯顾客的肖像权和隐私权。
对于商家片面陈述“七人点一碗面”,与实际消费金额(140元)及续面次数不符的情况,赵光绪指出,这种片面陈述的行为涉嫌虚假陈述。商家刻意通过片面信息引导舆论,会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对顾客产生负面评价,降低顾客的社会评价,进而对顾客的身心造成困扰,这种行为已涉嫌侵犯顾客的名誉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顾客可就此起诉,要求商家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及恢复名誉。
关于店家称呼顾客“七匹狼”问题,赵光绪指出,店家在视频中称呼顾客“七匹狼”,若该行为对“七匹狼”品牌形象造成损害,且店家是故意为之(如反复提及),则“七匹狼”品牌方可起诉店家,追究其相关责任。
(综合澎湃新闻、央视新闻、重庆晨报、法治日报、央视网、大皖新闻、齐鲁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