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讯 (张志盼 通讯员王佳欣)三位年过七十的老人,一笔因生活所需向金融机构借贷却无奈逾期的款项,一纸诉至法院的传票……近日,平泉法院七沟法庭妥善调解了一起涉及老年人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原来,三位老人因生活所需向金融机构贷款,到期后因经济状况困难未能及时还款被诉至法院。七沟法庭庭长宋跃国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且生活困难,单纯判决不仅执行难度大,还可能给老人增添心理压力、加剧家庭困境,为此他决定联手村委会与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在平泉法院七沟法庭的主导下,一场兼顾法理与温情的调解正式展开——法庭组织原被告双方、村委会及特邀调解员共同参与,层层推进。调解过程中,特邀调解员杨德满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用家常话与老人拉近距离:“借钱还钱是老理儿,也是规矩,不光是良心上得过得去,法律上也得认这个理。”村书记马宝军则以“自家人”的身份帮助老人算清“明白账”:“咱们村的老李,当初拖着不还,利息越滚越多,咱们早还钱才能少损失。”
在两方合力下,老人的心结渐渐解开却面露难色:“不是不想还,实在是手头紧,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主导调解的法官宋跃国接过话头,与金融机构进行沟通,他既讲清老人年事已高、经济拮据的实际困境,也点明“老人并非恶意拖欠,只是能力有限”的核心事实,着重分析:“分期还款既能减轻老人压力,也能确保债权逐步实现,比强制执行更稳妥。”经过反复协调,最终促成一致意见:由三位老人分期根据实际经济能力,分期偿还剩余借款本金及利息,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从法庭主动联手村委会、特邀调解员主动解纷,到用老人听得懂的话语释法、站在老人处境里考量,这场人性化调解中的每一步都透着对老年群体的体谅与关怀。这起借贷纠纷的妥善化解,不仅精准回应了老年群体的司法需求,更在多方协作中传递了法律走进生活、化解愁绪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