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伏案,深耕审判一线显担当
夜已深了,库尔勒市法院七楼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
“第十九个被告了…”挂职民一庭副庭长的闫飞同志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被告的判决理由。这是涉及19个被告的复杂案件,案情交织民族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稳定等多重因素。闫飞反复斟酌每个用词,键盘敲击声在静夜里格外清晰。
无独有偶,七楼另一间屋子同样灯火通明。挂职民二庭副庭长的白春辉正在为两起案件撰写裁判文书。“原告的诉请证据不足,驳回判决可能导致程序空转,必须保障当事人权益。”他一边书写,一边思索着次日与原告沟通的细节。
这是河北法院援疆法官的工作日常,也是新时代司法援疆的生动缩影。
多措并举,凝聚审判合力促攻坚
“这个案子能否适用债权人撤销权,我们来讨论一下。”在挂职副院长张卿的主持下,专业法官会议热烈展开。案件审理脉络在众人的思维碰撞中逐渐清晰。“有方向了!集体智慧太关键了!”曹永芳法官感慨道。
专法精研:靶向破解审判难题。这是张卿在库尔勒市法院挂职副院长的第三个年头,既要办好案件,又要开好专法会议,更要带好队伍,如今的他既是扎根天山的燕赵子弟,又是心系故乡的巴州儿女。
另一位挂职副院长王晓娟回忆道:“刚到库尔勒市法院时,案件量之大、难度之高超出预期。我们每天阅核文书、参与审理、组织研讨,黑板上总是写满争议焦点。除了参加专法会议讨论外,我们还建立‘结对共进’与‘类案研讨+协同攻坚’工作机制,看着案件数量下降,与年轻法官共同成长,这份充实感无可替代。”
结对共进:促使业务双向提升。他们通过“1+2”结对参与指导法官办案、文书阅核等方式,提升了业务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来到市法院后,在一个个案件帮扶指导中,我结识了朱佳佳、王权鑫这样的优秀青年法官。他们谦虚好学、踏实肯干、敬业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与朱佳佳法官合力调解的一起合伙纠纷,调解当天朱佳佳法官忍着胃痛一起工作,我们从人情、法理着手将此案化解。此次调解,增进了我们合作的默契,深化了我们的情谊。”挂职民二庭副庭长房志鹏庭长嘴角上扬,娓娓讲来…
类案研讨:协同攻坚统一思路。他们建立了“类案研讨+协同攻坚”机制,在类案处理上明确了方向。
挂职民二庭副庭长的刘帅结合库尔市法院审判实践和典型案例,以“关于调整违约金相关问题的解读”为题,围绕调整违约金审判实务,系统讲解了调整违约金类案件的核心问题,不仅让业务能力在交流中升华,更让法治思维在互动中系统具体。
携手办案,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市法院案多人少,办案压力很大。在一起融资租赁纠纷案件中,为依法查明案件,公平公正审理,我与维吾尔族法官达吾提庭长前往车辆登记地和静县查明车辆登记情况,调取档案信息,一路上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办案经验,这个维吾尔族法官的厚道与真诚深深地感动着我。”挂职民一庭副庭长李聪聪回想当时的场景…
像切曼古力、古力孜热这些最初他们叫不上名字的维吾尔族法官,现在都能流利的说出,而且在彼此的交流中也培养了很深厚的感情。
今年4月初,6名河北法院柔性援疆法官在漫天黄沙中奔赴库尔勒人民法院。三个月间,他们迅速融入团队,以“结对帮扶”为纽带,将河北法院的先进经验倾囊相授。通过20余次专业法官会议,指导案件217件,协助撰写裁判文书82份、阅核241份,针对买卖合同违约金、建工合同实际施工人认定等难点开展类案指导。
在河北援疆法官的助力下,库尔勒市法院年轻法官逐渐成长为思路清晰、判案果决的骨干力量。两地法院人携手攻坚清积的过程,不仅提升了审判质效,更锻造出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司法队伍,让“司法为民”的信念在协作中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