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5月,我省钢铁行业运行平稳,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省钢材产量1.48亿吨,同比增长11.7%,先进钢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我省钢铁行业以占全国21.51%的产量,产生了占全国30.39%的利润。
今年以来,我省创新举措,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1至5月,我省钢铁行业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8459.12万吨、9282.69万吨,分别同比降低2.3%和1.3%;钢铁行业利润总额96.30亿元,高于2024年全年。5月当月,全省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占1至5月的33.6%,是今年前5个月中实现利润最高的月份。
“今年前5个月,我省生铁、粗钢产量降低,钢铁行业利润提升,表明我省钢铁行业在优化结构、提升效益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既得益于供需状况的改善,也是钢企通过科技创新加快转型的结果。
在供给侧,2025年以来,钢铁行业自律控产力度加大,粗钢产量同比呈现一定下降趋势,供需矛盾有所缓和,改善了行业整体经营环境。
在需求侧,超长期国债发行、设备更新等政策提振钢材需求,刺激钢企产能释放。数据显示,1至5月,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6.0%,增速高于全省投资30.0个百分点。
在成本端,铁矿石、焦煤、焦炭等主要原料价格相较去年高位明显回落,有效降低了钢厂的生产成本。
在增强创新动能方面,河北省钢铁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敬业集团等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一款新型热处理强化钢顺利下线,实现国内首发;河钢中厚板生产的大规格耐候角钢Q420NHTC,填补了国内空白;敬业集团在品种钢研发领域获得新突破,成功试轧2.5毫米极限规格汽车用钢340LA……今年以来,我省钢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高端品种不断涌现,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围绕钢铁行业降本增效,我省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今年4月29日,由省内19家钢铁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河北省钢铁产业供应链平台投入运营,开展集中采购、联合存储、协同销售、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推进用钢产业集群与钢铁企业精准对接,促进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目前,集采已实现紧固件、热电偶、取样器等综合降价10%以上,平台与8个重点用钢集群和供应商签订采购协议。
转型升级、产能优化、技术革新……河北加快打造以新工艺新材料为重点、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产业。今年前5个月,我省先进钢铁产业上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个百分点,贡献率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