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县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同事间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不仅帮助申请执行人全部追回借款,更以柔性执行化解双方多年心结,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双重提升。
案件源于一起普通的借款合同纠纷,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启动财产查控程序,对被执行人丁某名下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进行全面查询。然而,系统反馈的结果显示,丁某名下并无足额可供执行的财产。面对这一情况,执行法官迅速转变办案思路,主动联系丁某了解实际情况。
电话那头,丁某语气中满是无奈与委屈。原来,丁某与申请人陈某曾是关系要好的同事,当初因家中突发状况,其又在工作中不慎扭伤腰部,急需就医治疗,无奈之下向陈某借款。因经济压力和身体原因,借款未能按时偿还。丁某多次向陈某解释困难,却未得到理解,陈某直接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这让丁某心里憋了一口气,赌气般不愿偿还欠款。
了解到这起纠纷背后的“隐情”后,执行法官意识到,单纯的强制执行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决定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
调解当天,丁某与陈某一见面便火药味十足,互相指责,执行法官以“修复社会关系”为切入点,耐心安抚双方情绪,认真倾听双方的诉求和不满。从同事情谊到工作日常,从矛盾根源到未来相处,法官用拉家常的方式,一点一点抚平双方的情绪。经过长达数小时的劝导,两人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气氛也逐渐缓和。
见时机成熟,执行法官趁热打铁,从法律规定到人情事理,深入浅出地进行释法明理。一方面,向丁某阐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让陈某理解丁某的实际困难,不再咄咄逼人。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打开心结,丁某当场将欠款全部履行完毕,这场因借款产生的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原本以为这笔钱要不回来了,没想到法官不仅帮我追回了欠款,还解开了我和同事之间的心结!”陈某握着执行法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丁某也表示不好意思:“是我一时赌气了。”
这起案件的成功执结,是人民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缩影。下一步,易县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审执质效,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化解矛盾纠纷,修复社会关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司法温情。